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关于玉门关的传说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2:02:1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说起玉门关大家一定会想起唐朝王之涣脍炙人口的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最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甘肃小方盘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城西面的地形十分复杂,沟壑纵横,杂草丛生。每当严热的夏天到来时,运货的商队经过此处更是艰难,白天烈日当空且没有水源,人、畜经常会中暑晕倒。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白天躲到阴凉的地方休息,等到傍晚的时候暑气渐消了,人们再继续赶路。可是这样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夜晚赶路没有了炎热的侵袭,黑暗却又成了“拦路。人们在黑暗中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地的老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因此,这个令人挠头的地方一直被叫做“马迷途。
  
  有一年,一支贩卖玉石的商队在经过“马迷途的时候迷路了。商队的人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人们在不远处发现有一只孤雁落在地上,不停地哀鸣。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走上前去,捡起了大雁,把它抱在怀里,打算等走出去后再放了它。
  
  大雁被小伙子的行为感动了,流着泪对他说:“请给我食物,让我帮你走出迷途。
  
  小伙子一听大雁竟然开口说话了,真是又惊又喜,急忙找出自己的干粮和水,把大雁喂饱了。大雁吃饱后,休息了一会儿,有了力气,呼地一下飞上了天,在前面为商队领路,使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小方盘城。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在经过“马迷途的时候,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就在人们焦急万分的时候,那只大雁出现了,它在空中盘旋着,鸣叫道:“要想从此不迷路,方盘城上镶宝玉。
  
  商队老板此时一心想赶快走出迷途,急忙跪在地上求大雁帮助他们走出去,并发誓一定会将宝玉镶在小方盘城上,方便人们行路。于是,大雁在前面引路,帮助商队渡过了难关。然而,当商队到了小方盘城以后,商队老板反悔了,一块宝玉值好几千两银子呢,他实在不舍得就这样白白镶到小方盘城上去,反正现在商队已经走了出来,还管它干什么呢?
  
  没想到,过了很多年,这个商队又在“马迷途迷路了。这一次,没有人来帮助他们。烈日炎炎,把大地烤得像着了火一样,没过几天大家带的水就喝光了,干粮也快吃完了,人们个个嘴唇干裂,身体虚脱,生命危在旦夕。www.gs5000.cn
  
  商队的老板看到这个情形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死在这个地方。怎么办呢?他多么希望大雁能再帮商队引一次路啊,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大雁能够不计前嫌,前来帮助他们。
  
  说来也奇怪,不一会儿,那只大雁果然又出现了,它在空中盘旋着,大声地鸣叫着,说:“方盘若镶玉,何至到如今,若还不舍玉,绝不引迷路。
  
  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商队老板一听,立刻跪在地上,立下毒誓:如果这次能够走出迷途,一定献出宝玉,为百姓造福,绝不食言!说完,又跪在地上一连磕了九个响头,以表决心。就这样,大雁又一次带领商队走出了“马迷途。这一次商队老板再也不敢贪财了,一到小方盘城,就立即挑了一块上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了关楼的顶端。顿时,宝玉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夜幕中闪烁,数十里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从此,人们在经过“马迷途时,看着关楼上闪耀的光芒,就有了方向,再也没有迷过路。于是,人们便把小方盘城改名为“玉门关。
上一篇:葫芦岛的传说故事 下一篇:关于鸡的故事,生肖鸡的故事大全 声明:关于玉门关的传说故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始皇生母赵姬后宫生活大揭秘:赵姬与嫪毐的淫乱史
秦始皇生母赵姬后宫生活大揭秘:赵姬与嫪毐的淫乱史
秦始皇生母赵姬后宫生活大揭秘:赵姬与嫪毐的淫乱史赵国都城邯郸的一所豪华夜总会里,有一个歌姬,正在用她的天籁之音与倾城之色服务着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