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0-14 16:54:0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自从戚家军有了烟墩报警,倭寇老实多了,但是倭寇不灭,总是个祸患。戚继光就一边练兵,一边留心倭寇的动静,决心除掉这个祸根。倭寇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总是手里拿着倭刀,见哈砍啥,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就叫士兵和百姓沿着江边挖了三道壕沟,又叫他们砍来了好多好多又粗又长的竹竿,竿头削得锋快锋快的,个个拿着竹竿操练刺杀。

过了几天,东南风起来了,戚继光把士兵和百姓分做两队,他亲自带领一队伏在一道壕沟里,叫他的副将带领一队伏在第二道壕沟里,个个手执竹竿,等候倭寇。不一会,倭寇来了,船一靠岸,一群倭寇大吼大叫,舞着倭刀冲杀过来。等他们冲到壕沟跟前,戚继光把旗子一扬,士兵和百姓们举着竹竿朝倭寇就刺,碰到胸膛刺胸膛,碰到脸刺脸,碰到喉咙刺喉咙。把倭寇刺得哇哇乱叫,直拿倭刀招架。竹竿长,刺得到倭寇,倭刀短,只能砍到竹竿,砍不到人。刺呀、砍哪,打了一会,有的倭寇被刺死了,有的倭刀卷了口,竹竿也越来越短了。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这时,戚继光把旗子一摇,壕沟里的人跳出来直往后跑,倭寇当是他们打败了,钉在后面追,追到第二道壕沟跟前,沟里又伸出一排竹竿照着倭寇就刺。刺呀、砍呀,打了一会,又刺死了一批倭寇。二道沟里人又往后跑,倭寇还钉着追,倭定追到第三道壕沟,这时戚继光领的一队人,老早换上新竹竿等着了。在第三道壕沟旁边打了一会,倭寇越来越不行了。想回头逃跑,戚继光把旗子一摇,两队人一齐上,把倭寇围在当中,转着圈子往里刺,最后把倭寇都刺倒了,倭寇的尸首也没人收,戚继光叫人就地埋了,堆起了一个坟,叫“倭子坟”。这个消息传到小岛上,岛上“死落剩”(指岛上还活着的一些倭寇)吓得连夜逃走,再也不敢来行凶作恶了。

后来,浮桥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年年出会的时候,总有一队人头扎两色彩巾,手执长竹竿,走在出会队伍前边,威风凛凛,活像当年刺倭寇的样子。

上一篇:戚家军 飞毛腿 下一篇:戚继光修炮 声明:戚继光竹竿破倭刀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