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谱三卷
清咸丰刊本
【解题】:
清严廷中撰。廷中字秋搓,云南宜良人。是本首载周乐清序,称“秋槎二兄,地毓昆明,家承屏翰”,其末有朱荫培跋,则称“秋槎才名驰海内,顾沦落天涯,吞花卧酒,消耗壮心,良足慨叹”云云,皆不著其行迹。考上元孙若霖《双红豆阁词》二《金缕曲》注,称“严秋槎滇南人,著《红蕉吟馆诗集》,任山东莱阳丞,历权七县事,有政声,上官欲擢用之。一日辞官去,过扬州,留一载。今岁来金陵,与余一见如旧识”云,知其曾为莱阳县丞。又卷三《杏花天影》注云:“十月与秋槎游红板桥。秋槎行将归滇南,向后此会,恐不易得,不觉惘惘有惜别之意。念秋槎万里归程,岁除尚未能抵家也。”知廷中弃官曾游扬州、江宁,由江宁南返。考廷中序若霖此集,在道光十七年,序称“丁酉与若霖遇于白门”,则若霖词中所记,皆道光十七年之事。此《秋声谱》载廷中道光十九年己亥自序,称“故山归后,忽忽寡欢,落叶秋声,助人凄恻。秋以声为谱,吾因以秋为谱”。则廷中所谱三剧,乃道光十八年归家后所撰。而其咸丰甲寅后序,复称“昔里居制《秋声谱》。壬子冬在莱阳,寄正于周文泉刺史。甲寅秋以事赴莱州,则已付之手民矣”。考光绪《山东通志》六十五职官表,载乐清以道光三十年任掖县知县,咸丰八年卸任。是乐清为刊此编,正其任掖县知县之时,与廷中所记合。然则廷中于咸丰初复返莱阳,其是否还任,则不可知矣。斯编乃廷中所编三剧。一曰《武则天风流案卷》,只一章,谓则天死后为冥官,典女鬼,上官婉儿副之,所断为赵云娘等六案,皆怨女思妇,一一判断之。其文凭虚架设,无实事可指。二曰《沈媚娘秋窗情话》,亦只一章,演扬州妓沈媚娘因兵乱避地至山东茌平,常州举子商金锡应试北上,遇之,与款谈订好。其情节亦甚简。三为《洛城殿无双艳福》,凡四出,演唐阎朝隐奉大帝及武后命典试,考取名士才女。朝隐受来俊臣、傅游艺之托,取其子女入选。已而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奉旨磨勘,知朝隐主试不公,乃擢男子蒋文、女子卢梅仙等高第,使以次婚配。其女状元花冠芳,选为豫王旦次妃。阎等舞弊,各罚金助铸天枢云。三剧皆为女子而发,而末剧以刺科场之弊,尤为显然。盖亦尤侗《李白登科记》之类,而用意不同,风格亦不相似,盖彼为才子吐气,而此则侧重女流也。廷中诸作,大抵词多于事,边幅稍狭,在词曲中未为能手。然廷中词章文采,颇为一时所重,虽薄宦沈沦,而风华自著。斯编《洛城殿》曲后有字一行,曰“镜波李菱娥正谱”。据孙若霖《双红豆阁词》所附小注,知菱娥乃廷中之妾,能歌,工文墨,其字曰镜波。按见卷二《金缕曲》、卷三《双调·望江南》小注。斯其艳冶风流,亦不下于姜尧章之小红低唱矣。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项羽爱吃烧杂烩
-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作为众菜之首被推上
-
- 苏代游说公仲侈,解雍氏之围
- 韩襄王十二年(前300年),楚国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没有为韩国发兵,只派公孙昧到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