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国志一百八回

书籍:戏曲小说书录解题 作者:孙楷第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刊本】:

明刊本

【解题】:

不著撰人名氏。首吴门可观道人小雅氏序,谓“坊间讲史,自夏书、商书、列国以下,悉出村学究杜撰,识者欲呕。《列国志》鄙俚粃谬,词白恶劣,不可胜言。墨憨氏重加辑演为一百八回,始乎东迁,迄于秦帝,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云云,则为纠正余部《列国志》之鄙倍而作。按墨憨为冯梦斋名,则作者即梦龙。审序文语意,实亦梦龙手笔,可观、小雅之名盖以自喻其书也。梦龙字犹龙,一字耳犹,亦自署龙子犹。南京苏州府吴县人。岁贡生,崇祯七年任福建寿宁县知县,十一年卸任。据康熙《寿宁县志》四《宫守志》。《苏州府志》称其才情跌宕,文藻丽,尤工经学,所著书有《春秋衡库》、《别本春秋大全》、二种四库存目著录。《麟经指月》、《甲申纪闻》、《中兴伟略》、《绅志略》、《智囊》、《智囊补》、《谭概》、《智囊》以下三种四库存目著录。《情史》等书。集曰《七乐斋集》。其序《甲申纪闻》,署“七十一老人草莽臣冯梦龙”,弘光改元,撰《中兴伟略》,序自称《七十二老臣”,则生于神宗万历二年甲戌。或云死乙酉之变,今莫能详。然于甲申、乙酉之事惆怅留连,则其孤忠耿耿,不忘故国,不唯文学茂异,气节亦有足称,与袁韫玉辈异矣。此《新列国志》一书,据卷首序云:“墨憨氏补辑《新平妖传》,海内惊为异书,兹编更有功于学者。”似书成即在泰昌元年撰《新平妖传》之后。而封面所载书林叶敬池识语,则复有“墨憨斋向纂《新平妖传》及《明言》、《通言》、《恒言》诸刻,脍炙人口”之语,按《通言》刻于天七年丁卯,如叶氏所言,则此《列国志》之作当在祟祯时。梦龙曾从事于《春秋》之学,而文学尤为擅长,于当代专家戏曲亦复不满,以己意刊定,如荒谬俚拙之余邵鱼《列国志》,自不足以当冯氏之意,故另撰新书以代之。自此书行而邵鱼旧本遂废,在梦龙固为不负所学,亦可见好恶之公自在人间,草率著书者虽可蒙溷于一时,究不能欺后世也。其书以《左传》、《史记》为主,于春秋事则本内外传,战国则采《史记》,而诸子书中所载奇行亢节,一一分配于应隶某年某事之下,大而军国之事,细而逸闻佳话,均包罗其中。凡例列举所参考书,自先秦诸子以及汉儒著作不下十七八种。今以本书所演者考之,如檿弧箕服之谣第一回及龙漦帝后事,二回则本《国语》;萧同叔子笑客事,五十六回则本《谷梁》;杜伯报冤第一回本《墨子》;齐桓公遇委二十二回则本《庄子》;管仲辨俞儿二十一回本《管子》;伐孤竹师老二十一回本《韩子》;晏子使楚不辱六十九回及二桃杀三士,七十一回则本《晏子春秋》;介于推事三十一回则本《说苑》;楚庄王绝缨会五十一回亦本《说苑》;孔子杀少正卯七十八回则本《荀子》及《说苑》;齐桓公举火爵宁戚十八回及要离刺庆忌事,七十四回则本《吕氏春秋》;子胥为怒涛及公孙圣为夫差占梦事,八十二至八十三回则本《吴越春秋》及《越绝书》。他如秦文公之梦四回本《史记·封禅书》,秦武王举鼎绝胫九十二回本《秦本纪》,茅焦说始皇事本《始皇本纪》及《说苑》。而刺客如曹沫荆轲等,名将如孙膑吴起白起孙武王翦等,义士如程婴公孙杵臼,恩怨如范睢、须贾,如廉颇、相如,如魏齐、虞卿,如伍员,舌辨如子贡,如鲁仲连,如甘罗、茅焦,滑稽如优孟,食客如冯驩等,以及四公子及吕不韦事,俱依《史记》本传及所附载者演之,殆可谓无一事无依据。凡征引各家记载,大抵径录原文,略因事回旋曲折加以联缀,记事属文均与《三国演义》为近。然《三国》时沿说话人野说,虽人物个性间有描写,而题目术当,动失本真,不若此书悉依古人记载之旧为不失于正。而世之论者或喜《三国》而抑此书,以为过实则近腐,不知《春秋》内外传多记传说,本非如后世史书之谨严,太史公著书亦极富文学趣味,至于先秦两汉子书言古事者,大抵传录古今口耳相传之故事,虽书隶乙丙部,实与小说无异,本书即取材于此,以补经史之所未备,而博其趣味,其方法甚是。盖诸书所记事端,或扩大变相,或附会传讹,究其来原或非无故,即迂怪荒诞亦自有其时代社会之关系,则讲史演某代之史,即取某代固有之传说故事为资料,庶于当时社会风气不至背驰,而得如其分表见之。自说书人讲史,半属臆说,因捏合而之荒率;里师造作,苦难博雅,袭一书而直同史抄,则虚实二者皆失之。如《三国演义》固曾参考范陈二家之书及裴松之注加以组织,不同坊肆俗子之作,然其书既取正史杂史,又收元以来市井俚言,踳驳不纯,实非完书。说者顾以《三国》之虚实相间贬冯氏之过实,则于古籍性质犹未能辨别,于冯氏著书之意全不了了,亦何足以评论此书也。唯书中所叙,时亦不脱稗官窠臼,又远古制度风俗述说唯难,冯氏虽讥旧传之谬,而其书中所记,涉及名物者,亦苦难亲切。且《晋乘》、《楚梼杌》乃元人伪书,凡例竟不能辨,误认为古书。又前而春秋列国,后而七国,虽大国不过十余,而牵涉过多,头绪纷繁,本书第取故书联缀,虽于奇人盛事亦欲加以形容,究无暇为进一步之深刻描写。然此为体例及时代所限,亦未可据以深责冯氏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