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的民族化节日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该类节日有阴历四月十八西迁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系具有纪念性意义和娱乐性质的节日。阴历四月十八日,锡伯语谓“杜音拜专扎坤”。系新疆锡伯族自辽宁西迁到新疆伊犁地区的传统纪念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阴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军民在故乡辽宁沈阳(当时称盛京)的“锡伯家庙”——太平寺吃离别饭,与骨肉同胞分离、踏上西迁的漫漫征程。过去,每届此日,各个录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文艺会演(有些地方称赶庙会)、赛、刁、射箭、摔跤,年轻人还骑骏马野游,妇孺老年或乘车,或徒步,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共度佳节。此日,各家各户同时制作“米顺”(面酱),吃鲜,做蒸肉,以欢度这一节日。正月十六抹黑节。此节日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百年前。锡伯族在数百年前居住于东北较寒冷的地区。当时,在和别的兄弟民族交往中,学会了耕作技术,并逐渐转为农业民族。他们种植小麦、稻谷等。由于气候寒冷,小麦常挨冻,因而多生黑麦(黑丹)。当时因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不明白小麦变黑丹的道理,认为是天神在惩罚他们。如何消除此灾难?后来,有人想出用黑麦灰抹脸向天神谢罪。而正月十六日,锡伯族认为是天神巡人间的日子,故趁天神下凡,墨面请罪。自此相沿,每逢正月十六日的清早,年轻人争先恐后早起,用葱头油搅锅底灰,三五成群争向对方睑上抹黑;对长辈是象征性的,只是往睑上点个黑点,或者不点,点时必行跪礼。对服孝者忌抹。此节日发展到今天,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性的活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