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锡伯族萨满教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锡伯族宗教信仰之一。锡伯族自古信仰萨满教。称萨满为“萨门”(Samen)。称女萨满时通常不呼姓名,而称Samenmame,称男萨满时平常也称Samen’eye。在锡伯族萨满教领域,并非凡求师学萨满者均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萨满,他们经过上刀梯这个神意选择仪式之后,才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萨满。正式的萨满称为依勒吐萨满,汉语意为公开的萨满,也就是为众所承认的名副其实的萨满。非正式的萨满称为布吐萨满,汉语意为非公开的萨满,也就是不为众人信服的萨满。依勒吐萨满有独立从事萨满教各项活动的权力,而布吐萨满则没有独立从事萨满教活动的权力,他们只能为依勒吐萨满当扎里(即副手,也称二神),或者干些占卜等简单的巫事。在古代,锡伯族女萨满比男萨满多。传统观念认为,女萨满一旦成为依勒吐萨满,其通达的神灵比男萨满多,因此她们往往比男萨满高强。锡伯族萨满不能世袭,就是说父亲的萨满职不能传给其子女,在一个家族内只能隔代学萨满。当一个萨满谢世后,其家族将其生前使用的萨满服装和神器,在外姓萨满指导下,收拾停当,制作专门箱柜封存起来,等到隔代本家族出现新萨满后将萨满服装和神器交给他。在锡伯族眼里,成为萨满者都认为和萨满有天生的缘分,是命中早已注定了的。因此,当萨满的人都有一定的先兆:一是婴儿初生不久经常生病,而且久治不愈,但经萨满医治后即刻痊愈,同时,其父母爷奶经常梦到有关萨满之事。在此情况下,其长辈决定让他当萨满(锡伯族称为“指给萨满”),从此不让他吃牲头、腿肉,不带他到死丧之处及相同(巫师之一)、尔琪(巫师之一)等其他巫师治病之处,诸如此类禁忌很多。二是成年人突然得癫狂症(其症状一定是神志错乱,到处乱跑,不怕寒冷,情绪急烈不安等),经过萨满审视、诊断后治愈的,就被认为他和萨满有缘分,说某某死去萨满的巫出固(神灵)看中了他。如果该萨满愿意教他法术,就要征求其亲属、直系亲戚的意见,若允许学法术,便收之为徒,教授巫艺法术。三是有的人天生爱激动,少平静,所举所动颇似萨满,萨满就会看中他并有权向其亲属提出让他学萨满法术,如果他们同意了,看中的萨满就要亲自担任师傅培养他,而不得中途而辍。因为中途而辍后被认为是亵渎了神灵,对学者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授者来说,以后神灵不会很好帮助他。故师傅在给徒弟教授真法术前,用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思想灌输,以增强对神灵的信任和忠诚。一经决定当萨满、学法术的人,选定师傅开始学术之前,要举行一次仪式(锡伯族叫“举山之宴”),宰杀白公山羊,邀请哈拉头人、亲戚朋友、录诸萨满来参加,主要目的是宣布他已被萨满神灵选中,开始学习萨满法术。仪式上大家相互祝贺(主要是该哈拉人),为本哈拉本牛录和本族中又要出现一个新萨满而高兴。萨满徒弟在仪式之后,出10斛(1斛40公斤)小麦或一只3岁公羊,请一位高明画师绘制一幅萨满神像,和祖先画像一起悬挂在供桌前面,每天三次烧香磕头,以求其保佑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萨满。锡伯人学萨满并不脱产,白天参加生产,夜晚在家学习,断断续续3年才结“业”。第一步,师傅尽心灌输其信仰神灵的思想,其间还要进行多次考验,使他丝毫不怀疑神灵的存在。如果有怀疑的表现,就要中断教授时间达半年左右,让徒弟“回心转意”,深刻领会师傅的教导。然后再开始教授。教授活动始终在夜间进行,并且不能有亮光。第二步,等徒弟没有“二心”之后,便开始传授萨满跳神的基本要领。例如,击手鼓(神鼓)的要领,踏舞步(跳神)的动作,请神、领神的方法,进入恍惚状态(入神)的要领,以及背诵咒词祷语、唱萨满歌调等。师傅在授法过程中,还要让徒弟参加萨满教实践活动,带他到跳神治病或跳“吉神”处,学习和观察萨满教活动的各过程和各项动作要领。因此,萨满的许多动作要领和主要过程是在跟师过程中就自然学会了。学法术到最后,要举行“上刀梯”仪式。这是萨满徒弟能否成为依勒吐萨满的关键。如果上刀梯成功,就要举行“挨家挨户祈告仪式”和“通过十八个卡伦仪式”。挨家挨户祈告仪式是这样的:萨满师徒二人都着神衣神帽,手持神鼓,在每一家大门口跳一会神舞,主人听到鼓声都要出来观看。按惯例,每家为了表示对神祇的虔诚心意,给他们一些麦子、玉米、钱物等,称为“收布佐”。师傅在主人面前边跳神边唱赞美和祝福之歌。跳神治病是锡伯族萨满在萨满教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在萨满的治病方式上,跳神是最隆重的一项。一般的疾病,平常采取剪“分碑”(一种送祟符纸)送祟、送“巫尔”(urhu)、扎针等方法。如果采取这些方法后仍不见效,就要采取跳神的方式。跳神仪式,晚上在病人家里举行。萨满着神衣神帽,手拿神鼓,口念祷词,由慢而快地边击鼓边跳神,二神(扎里)在一旁击鼓配合。跳十几分钟之后,萨满又拾起神矛大声呼喊“哈!哈!”并往病人上空乱刺。神舞达到高潮时,萨满忽而跃上土炕厮杀,忽而跳出窗户追刺,以示和病魔进行搏斗。如果病情仍不好转,萨满脱下神衣,拿起锋利的铡刀,用刃部按自己的肚皮,让人锤打。或者在院里铺上燃烧着的牛粪,萨满赤脚在火上跳神,然后又把病人赶进火里(据说一般不会烫脚。如果有人偷偷将毛往火堆上扔,萨满和病人的脚会烫烂),这个仪式锡伯族称作“蹈火”并且把犁刀烧红以后,萨满数次踩过。此外,萨满还用舌头舔烧红的刀刃,但都不至于烫伤。锡伯族萨满跳神的基本姿势,有时模仿鹰击野状,有时模仿猎人追逐野兽的动作,有时模仿和敌人厮杀的动作。萨满舞过高潮以后,萨满开始“迷迷糊糊”,东碰西撞地走到火炕跟前,突然踢一下炕沿便“昏倒”在地,这说明他的“巫出固”(Wecheku,他供奉的神灵)已经附身,不知不觉地“入神”了。萨满入神后,二神仍不停地敲击神鼓,口里念祷词。过十几分钟,二神在萨满脸上泼一口“神水”,萨满便缓缓苏醒过来。接着,他向众人陈述起去神界的情况和神灵的意志。并嘱咐患者的家人,该用什么办法治疗。萨满除了为治病而跳神外,还有几次固定的跳神季节,这就是春季为消除邪气的跳神和秋季为丰收的跳神。春季的跳神,锡伯族称为“压邪气”。一般在开春雪化、开耕之前举行。举行仪式的当天,全村的萨满及其他神职人员都集中到一起,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观看。仪式上,萨满们都着神衣神帽,手持神鼓,边唱神歌边跳神,其跳神动作基本上和治病时的跳神动作一样。秋季的跳神仪式和春季的跳神仪式相差无几,只是所吟神歌的内容不一样,前者的内容是祈求消灾祛邪,而后者的内容则是颂扬喜庆。起初,萨满的职责范围很广,凡是民间的疾病、出猎前的祭祀祈祷、婚丧喜庆都请他们。后来由于萨满内部的分化(确切地讲是分工),萨满的职责范围越来越收缩:天花病开始由“尔琪”管,斗妖怪由“斗琪”管,惹“狐仙之病”由相同管,此外,丧葬之事由喇嘛管。这样,萨满只剩下跳神治病的职责了。由于这些原因,萨满与其他巫师及其喇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致发展到互不相容。例如:“尔琪”、“斗琪”、“相同”治病之处,萨满不进;而萨满跳神治病之处,“尔琪”、“斗琪”、“相同”回避。此外,锡伯族把婚后不育之症也请萨满“诊断”。不育症的原因被萨满认为是女的灵魂与鬼魂同居,使其男的无法跟她真正结合。对这种病,萨满一般采取残忍的办法进行“治疗”,即鞭打、柳枝抽、用铁钳夹其嘴唇等。认为这样抽打,不是该女人承受痛苦,而是鬼魂承受痛苦,在它承受不住的时候,会自然离开病人的身体,她的病也自然会好了。锡伯族萨满有一整套神具品,如:神帽、神衣、神裙、神绦带、神鞋、神镜、铜镜、托里、神矛、神灯、神针、神鞭等。另外,每一萨满均备有一幅萨满神像、一幅主神像、一幅祖先神像等。锡伯族萨满死后要火葬。

上一篇:锡伯族的住房 下一篇:锡伯族媳妇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