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踢踏舞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俄罗斯族的舞蹈,因皮靴或皮鞋踏地,踢踏有声而得名,俄罗斯族称之为“阿那努希卡”(Ана-нушка)。俄罗斯族原居寒带,冬季严寒,俄罗斯族经常踏地以取暖,后来逐渐加工和改进,形成了一种舞蹈。后又吸收哥萨克穿靴跳骑马舞的装束和舞步,最后变成了一种精彩而典雅的舞蹈艺术。舞者不分男女,或穿皮靴,或穿高腰皮鞋,鞋跟和鞋底皆以坚硬的厚皮制作,因而点地或搓地时能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舞蹈可分单人表演邀请舞、双人(男女)对舞和集体表演舞三种形式。单人舞多在舞会休息时间进行,先由一人自动出来表示各种踢踏动作和舞姿,然后邀请另一人继续表现,邀请时舞者即在被邀请者面前踢踏,如果对方是长者,往往将一手放在心口,表示尊敬之意。如此循环表演,各具舞姿和特色,富有欣赏价值。双人舞为一男一女成对进行,或两人相对踢踏,或男人蹲身踢踏,女人直身围着男子踢踏,其中男子的舞蹈动作比较剧烈。集体踢踏舞为三人以上的群舞,或成圈,或成列,各自在固定的位置上表演各种踢踏动作和舞姿,颇有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觉。跳踢踏舞时皮靴和皮鞋点地的声音,犹如击鼓的鼓点,清脆响亮,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