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丧葬习俗
其仪式完全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实行土葬、速葬、薄葬。撒拉人去世后,首先要为亡人净身,男亡体由清真寺内专司殡葬事务的乡老清洗,女亡体由亲友中的老年妇女净身,洗完用“卡凡”(白棉布,即尸衣)包裹,移入“知那孜”(清真寺内的尸床)等候“者那则”(殡礼)。殡礼有的在清真寺举行,有的在墓地举行,由阿訇站在遗体旁,面向克尔白方向,其他参加殡礼的穆斯林站在阿訇身后,随阿訇祈祷。殡礼结束后,由乡亲抬起“知那孜”,出门时,先出头,后出脚,出门后改变方向,脚朝前,头朝后,送往本“孔木散”墓地。墓穴为南北向,长方形垂直土坑,长2米,宽1米,深2米,明坑底西向挖一侧洞,将白布包裹的亡体送入侧洞,头北足南面向西,用土坯堵住偏洞口,用土将墓穴填实,上面留有坟头,并砌以若干天然石块,作为识别的标记。亡人掩埋后,阿訇开始诵经。然后亡人家属向送葬人散发钱物,凡送葬亡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要给到,然后散去。亡人埋葬后,要将亡人用过的东西,如被褥毯毡、衣服等,一部分送舅舅,一部分送亲戚或穷人。葬后第3天,亡人家中要煮麦仁饭、炸油香、煮肉施散给阿訇、亲人和全村各家,或请乡亲到家来吃。从第4天开始,亡人家要请阿訇、满拉到坟地念“海亭”,念完即被请到亡人家里吃早饭。第7天、40天、百日、周年都要请阿訇和亲友到亡人家吃饭。撒拉人去世后,忌讳说死,而称“无常”、“归真”或“口唤了”。忌讳穿白戴孝,40天内家人不能穿红着绿、梳妆打扮、参加娱乐活动,忌讳提及亡人名字及生前作为。送葬时女人不得入墓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