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十三工
历史上撒拉族先民对营区的称谓。后演变为行政区划单位。“工”为突厥语“干”音译的音转,意为营区、军队驻地。撒拉、保安等民族的先民是蒙古贵族征服中亚后,被编入“西域亲军”,从征驻屯积石州一带,将其驻屯营区以“干”相称。转入民籍后,就地编入里社,沿袭旧称,将其聚居里社(乡为“里”,村为“社”)仍称为“干”,后来官方文书音转为“工”。每“工”以一个较大“阿格勒”(即“社”,后称村庄)为中心,管辖附近几个小村庄(即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元朝和明朝前期划分为八工,随着人口的增加,地域的扩大,发展为十二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撒拉族反清起义失败,人口锐减,将循化地区的十二工合并为八工,称“内八工”,将黄河南岸今化隆境内的撒拉五工称为“外五工”,合并称为“撒拉十三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撒拉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均以乡、镇为单位,但撒拉族内部时至今日仍习惯以“工”相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北魏宣武灵皇后:荒淫无度被沉入黄河溺死
- 有一句谚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世事难以预料,一个本来胜券在握的人却很可能忽然掉落到无底的深渊,在南北朝时北魏宣武帝元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