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的饮食
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之一。达斡尔人以食粮食为主。米食原以稷子为主。稷子有两种加工法:一是将稷子在锅里蒸沸炕干后推成米,达斡尔语称“敖斯莫”,是由“哈乌顺·阿莫”音变而来的(意为蒸过的米)。该米失去粘性,有轻微糊味,适作干饭或鲜牛奶粥。二是未经蒸沸的稷子推成米,达斡尔语称“希基莫”,稍有粘性,除作干饭外作牛奶粘粥,还可再加工成面,作糕点。养麦除压成粉作面食外,还可在锅里蒸沸后炕干至八成时推成米,达斡尔语称“阿勒曼”,可与稷子米或小米作二米干饭,亦可作酸奶荞麦米粥。荞麦米还作狍子肉粥。燕麦炕干后推成米作稀粥。燕麦米鲜奶粥和燕麦米狍子肉粥,是达斡尔人最喜食的食品之一。燕麦米炒熟后磨成面,用粗罗或细筛过筛,漏下去的细面称为“哈格”,留在罗筛上的粒状部分称为“新特勒”。哈格和新特勒是达斡尔人在外劳动或在家充饥的主要食品,拌上牛奶、奶油和白糖更是美味可口。自日伪统治时期开始,达斡尔人开始在大田里种植玉米,吃玉米渣子粥或玉米面蒸糕。面食是海拉尔和塔城地区达斡尔人的主食。海拉尔的用白面作面条或面片,以牛羊肉为汤。塔城达斡尔人主要种植小麦,以面食为主,做烤馕。属于糕点的食品,一是把稷子米面发酵后卷成8字形油炸,称“希日格热”。二是将稷子米面和以稠李子或山丁子面,加上糖,拌以牛油,压成糕片,称“瓦特”。希日格勒和瓦特除年节食用外,主要用于婚礼和葬礼上招待宾客。达斡尔人的副食有肉食、奶食、菜食,品种多,吃法也多。布特哈、齐齐哈尔、爱辉等地达斡尔人因定居普遍养猪,年节时宰杀,以备年节和冬春季节食用。布特哈地区因狩猎还占一定比重,其肉食中有狍子及野猪等兽肉,秋冬季节还有沙鸡、野鸡、山鸡等野味。海拉尔和塔城地区达斡尔人则以牛羊肉为主,尤以羊肉为最。达斡尔人素有吃手抓肉的习惯,每当杀猪宰羊,必做手抓肉请亲友吃一顿。达斡尔人每当杀猪将其鲜血拌上碎肉、盐、葱、蒜等佐料灌肠,煮熟后切成片吃,其味道鲜美不腻,是佳肴之一。家常肉食多炖菜,少熘炒。达斡尔人又喜食鱼,多清炖和清蒸。奶食在达斡尔人饮食中占重要地位。除喝奶茶外,普遍吃酸奶拌米饭、牛奶粥、牛奶面片等。夏季出外劳动或旅行,随身携带酸奶拌凉水,以便止渴消暑。黄油和奶皮是达斡尔族妇女与远地亲友之间互相馈赠的礼品之一。牛奶除上述吃法外,还做奶酒。达斡尔人每家在房前屋后都有园田,其面积大者可达数亩。一般种植白菜、土豆、豆角、胡萝卜、黄瓜、倭瓜、西葫芦、茄子、青椒、韭菜、葱、蒜等蔬菜。上述蔬菜除应时吃用外,还加工储存,以备冬春季食用。达斡尔人的咸菜种类多种多样。秋天用黄瓜、茄子、胡萝卜、大萝卜、白菜等腌成咸菜。采集野韭菜同白菜帮碾磨成小菜;将青椒碾磨成辣椒糊,配以盐和姜等佐料,是小菜之佳品。春季青黄不接时,达斡尔族妇女采集野葱、江葱、野韭菜、抢头菜、黄花菜和柳蒿芽等野菜作菜食。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