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白山派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新疆伊斯兰教教派。亦称“白山宗”、“白帽回”。在伊斯兰教内与“黑山派”相对立。白山派和黑山派,是分别以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的长子依禅卡朗、第7子伊斯哈克及他们的后裔为首领的两个苏非派教团。两派名称的起源说法不一。一种说由两个分别与之结盟的柯尔克孜部落而得名。依禅卡朗一派得到阿图什北面白山的柯尔克孜部落的支持,故该派称为“白山派”。伊斯哈克一派得到叶城西面黑山的柯尔克孜部落支持,故称“黑山派”。另一种说得名于两派所戴帽子的颜色。依禅卡朗派信徒头戴白色无檐单帽,故称“白帽回”。伊斯哈克一派信徒头戴黑色无檐单帽,故称“黑帽回”。据民族文字的资料,两派还有“白纛派”、“黑纛派”,“白柳派”、“黑柳派”等诸多称谓。这些名称均非两派自称。按苏非派教团取名习惯,白山派以其始祖依禅卡朗称名“依禅尼耶”,黑山派以其始祖伊斯哈克称名“伊斯哈克耶”。依禅卡朗本人没到过新疆,而是遣其子和卓玉素甫来新疆与黑山派争夺地盘。玉素甫在与黑山派的斗争中一直落于下风。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到其子阿帕克和卓时,才凭借外力战胜黑山派,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白山派政权。此后两派斗争互有胜负,斗争一直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白山派和卓后裔自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到19世纪中叶的一个世纪里,多次发动叛乱,均遭失败。此后白山派、黑山派不再见于史乘。依禅尼耶和伊斯哈克耶现在是两个较小的苏非派教团。两派均渊源于中亚纳合西班底教团,教义分歧不大,礼仪上的主要区别在白山派默念迪克尔,黑山派高声朗读。衣帽服饰的区别现已不存。

上一篇:白明达 下一篇:白素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水浒中最不守妇道的女人:竟不是潘金莲
水浒中最不守妇道的女人:竟不是潘金莲
首先,我得将《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改一个字,叫做“替天行盗”。坦率地说,《水浒传》里的打家劫舍和比武格斗的场面写的非常吸引
演了一场戏就追上了卓文君?揭秘司马相如是如何泡上卓文君的
演了一场戏就追上了卓文君?揭秘司马相如是如何泡上卓文君的
才华,与相貌、金钱并列,自古以来,就是吸引异性的三大法宝之一。男人有才,何患无妻。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