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

书籍: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 作者:赵乐甡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一种产生于西方世界,后来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以内省描写为主的小说。“意识流”一词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和实证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1884年写的《论内省心理学原理》。他说:“用‘河流’或‘流水’作比喻来形容意识,比什么都恰当”,它可以“称作‘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

意识流小说有深厚的心理学和哲学基础。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认为意识的深处还潜伏着无意识——主要是性冲动,这种本能受到“自我”(有理性、有逻辑的意识)的压抑。这为作家挖掘潜意识,捕获瞬间的印象感觉,描写梦魇和色情狂、暴虐狂等变态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叔本华和尼采否定理性,强调无意识和本能。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认为自我意识是唯一的实在,并提出“心理时间”的观点。这些理论思想直接导致了意识流小说理论和创作的产生和完成。

意识流小说运动主要发生在欧美。1887年法国作家艾多阿得·迪雅尔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了》发表,标志着意识流小说的正式诞生。以后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吴尔夫的《墙上的斑点》,福克纳的《声音与疯狂》等为意识流小说开创了新局面。但意识流小说在当时未能引起重视,直到二次战后才得到承认和广泛流传。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文学流派,它没有自己的组织宣言或声明,也没有共同的文学创作的宗旨。但我们从大量意识流小说却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它的基本特征。它十分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把人的潜意识,做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它广泛运用自由联想,利用随意性和跳跃性,各种意识在头脑中毫无秩序地闪现,来完成潜意识的描述;它重视内心独白和内心分析。内心独白和分析是人物意识显露的方式,以完成记录人物意识的全部活动;它完全打破时空的顺序和限制,让过去、现在和未来随着意识的流动而互相渗透,总体结构呈多层次、多线索的齐头或交叉并进。情节上没有发展、高潮和结局之分;它大量地描写人之性本能的潜意识冲动;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类比、影射、摹拟等手法;它的语言有一定的创新。有时创造新词,有时使用不正常句式,有时还用标点符号、大写字母、斜体字、拟声词等表现梦幻的世界。

意识流小说促成了意识流歌、意识流戏剧、意识流电影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等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上一篇:《意象派诗选》 下一篇:异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