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修伍德,查理斯托波
【生卒】:1904—
【介绍】:
英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小说家。生于英格兰柴郡一个军官家庭。1924-1925年在剑桥大学学习。1925年辍学后开始写作。1928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阴谋家》。1928-1929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医。1930-1932年赴柏林学习德语并教授英语。这期间,他以德国社会生活为题材写了两部小说《诺里斯先生换火车》(1935)、《再见吧,柏林》(1939)。30年代中期,他与挚友W.H.奥登合作写了《攀登F6高峰》(1937)等三个剧本。1938年与奥登一起访问我国,写游记《战地行》(1939),对我国的抗日战争表示同情和支持。从此声名大震。1939年与奥登一起赴美定居。在美期间,曾为好莱坞写过电影脚本,间或也在大学任教。1946年取得美国国籍。到美国后写的小说有《紫罗兰姑娘》(1945)、《夜晚的世界》(1954)、《单身汉》(1964)、《河畔相会》(1967),自传《克里斯托夫和他的族类》(1976)等。他此外的作品还有小说《纪念碑》(1932)、《普斯特·维奥莱特》(1945),自传体小说《狮子和影子》(1938)。1944年还曾与一印度人合译过《薄伽梵歌》。
衣修伍德的作品表现在苦海中沉沦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的异化是他作品中常出现的主题;他还常常写“瑜珈”和同性恋;他一般只表现事物本身,对事物不加评论,诚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一部快门开着的照相机,完全被动,只记录,不思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