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
【生卒】:1820—1903
【介绍】:
是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进化论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他把他的进化论观点同实证主义的不可知论以及实证主义融合起来,力图建立一个综合哲学体系。一,他认为知识和科学的对象局限于现象的领域。而现象后面有一种所谓“实在”是绝对不可知的。他说,物质“不过是不可知的实在的符号”,“就其最后本质来说……是绝对不可知的”。他把知识分为最低级的知识、科学知识和哲学三类:“最低级的知识是完全不相联系的知识,科学是部分有联系的知识,哲学则是完全相联系的知识”。按他的经验主义观点,结论是:哲学是最空洞的东西。他还否认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这一理论不仅为宗教开了方便之门,而且他还自称自己的学说为“哲学-宗教学说”。二,他提出了所谓“力的恒久性”理论,即是说,现象世界之所以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都是由“力”决定的,而力的作用又是永久的。并由此推演出普遍进化理论。他认为“进化是物体的集结,集结时其运动消散,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由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到确定的、凝聚的异质状态”。就是说,进化之后必是解体——退化。这实质就是典型的庸俗进化论。三,斯宾塞还把生物学中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的原则引入社会。他认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生存竞争”关系。这样他完全抹杀了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的阶级关系。他用生物学概念解释社会现象。这就是他所创立的社会有机论的实质。
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和《伦理学原理》等。
上一篇:说话诗
下一篇:斯蒂文森,罗伯特·路易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