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
一译《波浪》。英国意识流代表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的长篇小说。1931年出版。
《海浪》写6个人物的意识流程,特别是写了这6个人所共同关注的第7人。小说反映了他们从童年到暮年的内心活动,反映了“人的六个时代”的人类经验。
这部小说在意识流文学中可以说是别具特色,独创一格。它几乎完全排斥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描写,而把笔锋游移于6个人的神秘的内心世界之中。它还具有一种抒情诗的特征。作家笔下的外部世界染上了人物主观世界的浓重色彩,外部的映象竟是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环节,一个内容。如下面的一段描写:
“‘我看见一个环,挂在我的头上,’伯纳特说,‘它颤栗着,悬在一个光圈中。’
“‘我看见一块淡黄色的东西,’苏珊说,‘它伸展开去,碰到了一个紫色的线条。’
“‘我听见一个声音,’罗达说,‘唧唧喳喳,唧唧喳喳,忽上忽下。’
“‘我看见一束紫红的流苏,’琴尼说,‘是用丝线织成的。’”
4个小孩关于晨光是什么样子的一段对话,创造了一种童心与晨光交相辉映的意境,呈现了一种令人心往神驰的朦胧美。这不啻是一首赞美生命初醒,晨光乍起的美丽的诗章。小说在文体上也是一个创造,它每章前都有一段写海景的散文诗,影射着人物从幼稚到老成的过程。在长篇小说中揉进散文诗这一文体,这一点正是吴尔夫对长篇小说体裁的独创性的贡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詹天佑巧妙设计人字形铁路穿越八达岭
- 大勇大智穿越八达岭京张铁路工程难在哪?难就难在第二段工程,而难中之难是隧道开挖。第二段工程地势险峻,山高谷深,其中最艰险的是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