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蒙特,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
【生卒】:1867—1942
【介绍】:
俄国重要的象征派诗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曾因参加学潮被学校开除。他对俄国1905年革命表示同情与拥护,写过歌颂这一革命的诗集《复仇者之歌》(1907)。但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则颇有抵触情绪,因此于1921年流亡国外,写了很多反对十月革命的诗歌。1942年于巴黎逝世。
他1890年发表第一部诗集,流露了明显的民粹派诗歌“公民的悲哀”的情调。他早期的诗作有的充满反社会的个人主义情绪,否定一切道德;有的表现对于未来的恐惧,表现死亡、枯萎、命中注定和竭力逃避现实的情绪;稍晚些时候的诗作则讴歌“邪恶之美”、残忍与兽性等。他诗歌的基调是颓废主义的,是“与实际生活相隔绝”的;他强调诗歌的随意性和音乐性,重视使用诗歌内在韵脚和同音节;诗风偏向于夸饰和华丽。除上面提到的作品,他还有诗集《在北方的天幕下》(1894)、《无边无际》(1895)、《寂静》(1898)、《着火的房屋》(1900)、《我们将象太阳一样》(1903)、《象牙之塔》等。
巴尔蒙特是俄国象征派的重要诗人,曾以其诗作轰动整个欧洲诗坛。苏共“二十大”以后,著名作家爱伦堡在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中较公正地评价了巴尔蒙特。1977年第8期《文学格鲁吉亚》杂志发表苏联早期诗人玛·茨维塔耶娃1938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谈巴尔蒙特》,算是正式为巴尔蒙特恢复了他作为“诗人”的名誉。
上一篇:《巴黎的忧郁》
下一篇:巴列-因克兰,拉蒙·玛丽亚·德尔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
-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