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做事情有决心,有毅力锲而不舍的形象比喻。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挖掉这两座大山,并准备世世代代挖下去。有个老头笑他,说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未免太愚蠢了。愚公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山不会再增高,挖一点就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了两个神仙下凡,帮助他们把两座大山移走了。1945年6月,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讲了这个寓言,并号召全党要同全中国人民一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夺取全国的胜利。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应该不断发扬。它同“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等一样,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办事情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毅力,扎扎实实的求实精神。今天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许多困难和“大山”,在阻挡出路。诸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科学技术水平还较落后,等等。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同样要继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上一篇:愚公移山 下一篇:蜕化变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周文王姬昌是《封神榜》中的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周文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君王?如果当时没有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