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
通常称为品德、德性。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同道德行为一样,是道德评价的对象。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的基本特征:(1)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或意识特质,只能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外在的行动表现,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或体现。道德品质是道德心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2)是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它不是自发形成的“习惯”、“习性”,而是凭借自觉意志对感情与行为进行控制和处理,并对行为在每一场合、每一时刻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结果,因而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3)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不是道德行为一时一事的表现,而是在个别道德行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中、在个人一系列(时期、阶段、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特征和倾向。从客观条件来说,道德品质的形成受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社会教育、家庭影响、阶级地位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从主观条件来说,又必须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锻炼修养,才能逐步形成。马克思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道德品质有良好、不良的区别,又称为“美德”和“恶德”。良好的道德品质决定人们高尚的道德行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不良的道德品质使人们道德行为恶劣,妨害他人、毒化社会风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克服剥削阶级恶德,树立共产主义美德,造就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雍正治贪
- 雍正是怎么治贪的?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前去一探究竟。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
-
- 范雎受袍
-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