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斗争
党内矛盾引起的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分歧和冲突。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坚持党的团结统一和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1页)正确进行党内斗争,必须分清党内矛盾的性质和党内斗争的性质。在正常的情况下,党内斗争是指同志间原则上的分歧和对立。它可能发展到政治上的分歧,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发展到组织上的分歧。这种党内斗争,就其实质来说,基本上是一种思想斗争。党内发生的一切错误,从根本上说,都是由思想理论上的错误所致。进行党内斗争,必须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正确方针。这个方针表明了党内团结和党内斗争的相互关系,指出了党内斗争的出发点、基本内容、使用的方法以及斗争的最终目的。保持党内团结和统一是进行党内斗争的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反对取消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的自由主义;另一方面也反对破坏团结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惩办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