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它能更有效地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克服错误思想。毛泽东说:“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8页)这里毛泽东指明了说服教育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人民内部的认识问题。(1)因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同是国家的主人,教育者没有压服别人的权力;(2)认识问题只能用说理的方法去解决,用行政命令和强制不能解决认识问题;(3)教育者所要说明的道理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有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客观基础。所以,应该抛弃那种动辄批判斗争、以势压人,把认识问题当政治问题来解决的“左”的方法。要真正做好说服教育,教育者必须经过艰苦努力。首先要真正尊重和相信受教育者;其次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说服工作;第三,把要说明的道理自己先弄明白;第四,要有耐心,允许受教育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对他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上一篇:神学
下一篇: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