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忍受屈辱,担负重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说:“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在革命队伍内部、在共产党内,由于种种情况而不够了解,或者因特殊情况不容许公开政治身份,或者由于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等,往往使有些同志受到自己同志、党的组织的误解、冤枉、屈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党和革命的利益,他对待同志最能宽大、容忍和‘委屈求全’,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忍受各种误解和屈辱而毫无怨恨之心。”“在为了党和革命的某种重要目的而需要他去忍辱负重的时候,他能够毫不推辞地担负最困难而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把困难推给人家。”(《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3页)忍辱负重是革命者和共产党员应具有的高尚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也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党性修养的表现。

上一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下一篇:纯粹民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解密刘基(刘伯温)晚年生活
明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国威已立,应当稍微采用宽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