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体。《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说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都有其客观必然性。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实行计划经济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的范围内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的同时,有步骤地采用和推广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大大节约社会劳动,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社会主义经济能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但是,不应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社会主义既是计划经济,同时又是商品经济,二者完全可以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统一成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多种结合形式和结合方式的特点决定的。它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意味着,社会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既要有计划地进行,又要利用商品价值的形式来实现。因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它必然要求对社会劳动的分配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以避免产生某种盲目性;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所以,计划经济的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骆宾王:少年咏鹅才,下落竟成谜
骆宾王:少年咏鹅才,下落竟成谜
金庸喜欢将历史或现代人物写入笔下,除了成吉思汗、乾隆皇帝、吴三桂这些名见史传之人,据说还有他的梦中情人、著名影星夏梦,甚至有诗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