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律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亦称“不矛盾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及其否定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是假。公式为:A不是非A。“A”和“非A”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即对于同一个对象所做的两个矛盾判断或两个反对判断。矛盾判断,是对同一现象既肯定它是或具有什么、同时又否定它是或具有什么的判断。例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政治工作不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假。反对判断,是对同一对象既肯定它是或具有什么、同时又肯定它是或具有相对立的什么。例如,“张三是革命者”,同时又说“张三是反革命者”,这两个反对判断,不能同真,却可以同假,因为张三是中间派。矛盾律要求一个思想或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自相矛盾。遵守矛盾律,能使思想或思维具有一贯性或不矛盾性;否则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矛盾律的客观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确定性、区别性。但是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却可以做出两个反对判断或矛盾判断。例如,说“毛泽东是克思的忠实学生”,又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矛盾律只是要求排除思维的逻辑矛盾,并不否定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现实矛盾;正是歪曲了现实矛盾的思维,才产生逻辑矛盾。矛盾律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分析后篇》:“不可能同时肯定和否定某个东西”。但他把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同矛盾律混为一谈,“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是又不是”(《形而上学》)。韩非提出“矛盾”概念时,实际上提出了矛盾律。参见“矛盾”。

上一篇:矛盾论 下一篇:矛盾运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