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
行为科学重要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一些工厂企业调查了数百名工程师,会计师,把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保健因素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有关,这类因素解决好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维持一般水平的工作,但不能激发更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激励因素主要是职工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成长发展等。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能经常地提高人们的生产率。这类因素解决不好,职工没有热情和创造性,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因此,管理者仅防止职工不满和怠工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使工作丰富化,使职工有成就感,责任感,受到事业发展的激励。双因素理论虽然受到过许多非议和怀疑,如认为调查对象只局限于专业人员,没进一步证实满意与生产率的关系,因而可信度低。但是在实践中许多管理者尽量采用工作手富化,工作扩大化,避免工作的单调,增加职工工作兴趣等办法,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说明双因素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借鉴双因素理论的科学性,在保证职工基本工作条件良好的基础上,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创造条件,发展职工个人才能,使职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充分实现个人的兴趣愿望和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励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