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的转变
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党当时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革命。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建立了红军部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第二次历史性的转变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革命陷于危机。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发展了人民武装力量,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革命事业获得新生。第三次历史性的转变是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以及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革命,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为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