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论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否认人的思维有正确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8世纪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模认为:感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是否有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存在,这是不可知的。他把感觉歪曲成为隔离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墙壁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超越感觉是不可能的。休谟的不可知论不仅怀疑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怀疑感觉之外存在的物质。列宁指出:这种“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我们是根本不能确实知道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05页)。康德与休谟有些区别,虽然他承认外部世界“自在之物”的存在,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他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康德还认为只有感觉是很不够的,需要抽象上升到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抽象上升时要运用主观先天就有的范畴,如时间、空间、因果性、必然性等等来整理感性材料,这样一来,康德便最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康德和休谟不可知论的共同点:都把感觉和被感觉者、现象和显现者分开,不是把感觉看成是联系外部世界的桥梁,而是把它看作隔离外部世界的鸿沟。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都攻击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唯物主义者叫作“超越实在论者”,认为他们从一个领域非法地过渡到另一个根本不同的领域。列宁批判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是“否定经验中的客观内容,否定经验中的客观真理”(《列宁选集》第2卷第126页)。这样势必把感觉、认识看成纯主观的无源之水,导致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流传很广。如赫主义、实用主义都利用不可知论来宣扬唯心主义。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在实践中按照对某物规律性的认识,重新把它创造、生产出来,就证明了人们这种规律性认识是正确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证明客观真理,也就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现在尚未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将来一定能转化为已经认识的事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呢 刘邦樊哙是什么关系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呢 刘邦樊哙是什么关系
刘邦樊哙 影视形象刘邦和樊哙是同乡,樊哙是个屠狗卖狗肉的人,刘邦也好不到那里去,游手好闲过很长时间,后来才当了个亭长。早年时候,刘
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淫乱皇后竟然逼幸自己的小叔子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皇后》中对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有八个字的评语:“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如此将北魏王朝最后亡国的原因推到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