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则斗争
在革命队伍中离开党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的共同立场和原则,而对某些同志采取的攻击、揭发、批判等做法。是对党、对革命事业有害无益的内部斗争的一种偏向。主要表现为:(1)斗争的立场不正确。离开党的立场不顾全党利益,从个人或派别利益的立场上提出问题,来和其他同志进行斗争。他们抛弃了党的革命的原则,只要个人利益的原则,一切以“我”个人为中心,从“我”个人的立场出发,在党内和革命队伍内制造纠纷,进行斗争。(2)斗争目的不正确。损害党和革命事业,不是为了把党的事情搞好,甚至是为了把党的事情弄坏,或企图达到其他目的。如为了个人地位、面子、出风头等,对别人报复以泄私恨,不惜破坏党的工作秩序和团结。(3)斗争的动机不正确。不是从原则上提出问题供党选择参考,而只是凭个人的感情与喜怒提出问题和进行斗争,为了一时的痛快,为了发脾气抒感慨而骂人和泄愤。或对一些不涉及原则的纯实际性问题,却作不妥协的无休止地争论。(4)斗争的方法不正确。不依照党的正当的组织原则手续,而是不择手段进行党内斗争。在党内无原则地拉拢或打击同志;在同志间进行挑拨离间,搞阴谋诡计及陷害同志等;或者当面不讲,背后乱说,不负责任地胡乱批评、造谣、撒谎、诬蔑同志等。无原则斗争,是党内的一种腐蚀剂,使革命队伍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造成党和群众的隔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