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无害论
评价人的一种观点。源于《东周列国》:“桓公又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无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把辨忠奸、举贤良、理政治国视为“大节”,而把贪情好色视为“小节”。十年动乱中,林彪鼓吹所谓路线觉悟高是大节;而生活作风则是小节。只要大节好,就算好干部;小节有毛病,不伤大局。后来把这种评价干部的观点称为“小节无害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小节”的生活作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的生活习惯、习气,一是个人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对于前者,不必苛求,更不必强求一律,使人无所措手足;对于后者,却不可以低估和忽视,它可以积小过而成大错,以致发展到阳奉阴违、两面三刀、道德败坏。小节无害论无视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方面良好和非良好的区别,忽视了个人不道德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风气的伤害,助长了腐败社会现象的滋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胡太后荒淫史:把妹夫和太监带上床玩弄
- 这位太后姓胡,是孝文帝的儿媳妇,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与冯太后将“子贵母死”的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中不同的是,她是向这条严酷制度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