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二月辛未,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新疆各城,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天方、波斯各回国,南近英属之印度,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近闻喀什噶尔回酋(阿古柏),新受土耳其回部之封,并与俄罗斯、英国立约通商。不独伊犁久踞,中国目前力量,不及专顾西域。可否饬西路统帅,但严守现有边界,不必急图进取。此议果定,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可匀作海防之饷。又有人奏,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惟西陲军务。俄人攘我伊犁,势将久假不归。今虽大军出关,而艰于馈运,深入为艰。我师日迟,俄人日进,事机之急,莫此为甚。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各地等语。刻下情形,如何暂缓西征,节饷以备海防,原于财用不无裨益。惟中国不图规复乌鲁木齐,则俄人得步进步,西北两路已属堪虞。且关外一撤藩篱,难保回匪不复啸聚,肆扰近关一带。关外贼氛既炽,虽欲闭关自守,势有未能。现在通筹全局,究应如何办理之处,著该大臣,酌度机宜,妥筹具奏。
《清德宗实录》卷四
三月乙丑,召景廉回京,授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副之。
《清史稿·德宗本纪一》
夏,五月,俄游历官索思诺等来兰州,言奉国主之命,欲与中国永敦和好,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即便交还(伊犁)。左宗棠以闻。既而左宗棠以新疆与俄境毗连,交涉事繁,请旨定夺。帝命左宗棠主办。
《清史稿·邦交志一》
五月辛丑,署伊犁将军荣全奏,安抚喀什噶尔回子,并俄人侵占伊犁情形。下所司知之。
《清德宗实录》卷九
十二月丁亥,陕甘总督左宗棠奏,遵旨出关,饷源涸竭,拟续借大批洋款。得旨,该衙门速议具奏。
《清德宗实录》卷二十四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