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
春,(土鲁番)其前使者二十七人还,未出境,后使三十七人仍在京师,阿黑麻复袭陷哈密,执陕巴以去。帝命侍郎张海等经略,优待其使,俾得进见。礼官耿裕等谏曰:“朝廷驭外番,宜惜大体。番使自去年入都,久不宣召,今春三月以来,宣召再至,且赐币帛羊酒,正当谩书投入之时,小人何知,将谓朝廷恩礼视昔有加,乃畏我而然。事干国体,不可不慎。况此贼倔强无理,久蓄不庭之心。所遣使臣,必其亲信腹心,乃令出入禁掖,略无防闲。万一奸宄窥伺,潜逞谋逆,虽悔何及。今其使写亦满速儿等宴赉已竣,犹不肯行,曰恐朝廷复宣召。夫不宝远物,则远人格。狮本野兽,不足为奇,何至上烦銮舆,屡加临视,致荒徼小丑,得觐圣颜,藉为口实。”疏入,帝即遣还。而巡抚许进等,又潜兵直捣哈密,牙兰走,阿黑麻渐惧。其邻邦不获贡,胥怨阿黑麻。
《明史·西域一·土鲁番》
土鲁番贡使留京师,频有宣召。礼部尚书耿裕言:“番人不道,因朝贡许其自新。彼复僭称可汗,兴兵犯顺。陛下犹假其使,适遇倔强之时,彼将谓天朝畏之,益长桀骜。”帝即遣其使还。
《明会要·礼十》
春,(土鲁番)潜兵夜袭哈密,杀其百余人,逃及降者各半。陕巴与阿木郎居大土剌以守。大土剌,华言大土台也。围三日不下。阿木郎急调乜克力、瓦剌二部兵来援,俱败去。乃执陕巴,擒阿木郎支解之。牙兰复据守,并移书边臣诉阿木郎罪。时土鲁番先后有贡使皆未还。边臣以其书不逊,且僭称可汗,乞命将遣兵先剿除牙兰,然后直抵土鲁番,馘阿黑麻之首,取还陕巴。否则降敕严责,令还陕巴,乃宥其罪。廷议从后策,令守臣拘贡使,纵数人还,赍敕晓示祸福。帝如其请,命廷推大臣赴甘肃经略。
《明史·西域一·哈密卫》
二月,陕巴之立也。安定王千奔求立其弟绰尔加,且邀厚赏。帝不许。诸番索陕巴犒赐,不得而怨。陕巴与野乜克力酋结婚,阿木郎引其掠土鲁番牛马。阿黑麻怒,潜兵夜袭哈密,杀其人百余,逃及降者各半。陕巴与阿木郎据大土剌以守;大土剌者,华言大土台也。围三日不下,阿木郎急调乜克力、瓦剌二部兵来援,俱败去。千奔拥兵不救,阿黑麻执陕巴,擒阿木郎支解之,复使牙兰据守其地,移书边臣,自称可汗。
《明纪·孝宗纪一》
夏,四月己亥,土鲁番速檀阿黑麻执陕巴,据哈密。己酉,侍郎张海、都督同知侯谦经略哈密。
《明史·孝宗本纪》
夏,四月己亥,事闻,邱浚谓马文升曰:“西陲事重,须公一行。”文升曰:“国家有事,臣子义不辞难。然番人嗜利,不善骑射,自古未有西域能为中国患者,徐当靖之。”浚复以为言。文升请行,廷臣佥言:“北寇强,本兵未可远出。”己酉,命张海及都督同知侯谦往经略。二人皆庸才,但遣土鲁番人归谕其主,令献还侵地。驻甘肃待之。帝数召土鲁番贡使入见,耿裕等言:“朝廷驭外番,宜惜大体,番使自去年入都,久不宣召。今年三月以来,宣召至再,且赐币帛羊酒。正当谩书投入之时,小人何知,将谓朝廷恩礼视昔有加,乃畏我而然。事干国体,不可不慎。”帝即遣其使还,
《明纪·孝宗纪一》
冬,十月,土鲁番复入哈密,执陕巴,支解阿术郎,掠金印去。事闻,大学士邱浚谓马文升曰:“哈密事重,须公一行。”文升曰:“方隅有事,臣子敢辞劳。但西域贾胡嗜利,不善骑射。古未有西域能为中国大患,徐当靖之。”浚复言,文升乃请行。诸大臣言:“北寇方强,文升不当往甘、凉,委四方边事。”乃敕兵部侍郎张海、都督侯谦往经略之。会阿黑麻前遣部目写亦满速儿等四十余人修贡至京。事下廷议,通事王英言:“罕东及野乜克力诸部怨土鲁番刺骨,抚而用之,皆吾兵也。西域使者方叩关互市为利,我声阿黑麻罪,谢勿与通,令彼穷而归怨,皆吾间也。”而廷议皆欲命海以檄往,如土鲁番归陕巴,听予贡;否则留前使勿遣,而绝其后使。上从之。海等至甘州,遣哈密人赉玺书往责阿黑麻归陕巴,不报。乃修嘉峪关,捕哈密奸回通阿黑麻者二十余人,奏请戍广西。
《明史纪事本末·兴复哈密》
是年,土鲁番入贡。
《明史·孝宗本纪》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关系怎么样?
-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唐朝著名的道士,也都在朝廷任职过,算是同僚。两人都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易数、阴阳学等,共同写过《推背图》预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