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公元630年)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作者:雪犁 朝代:1994-10-01 专题:书籍

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资治通鉴·唐纪九》

夏,四月丁酉,……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秋,七月,西突厥种落散在伊吾,诏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于碛口贮粮,来者赈给,使者招慰,相望于道。大亮上言:“欲怀远者必先安近,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根以益枝叶也。臣远考秦、汉,近观隋室,外事戎秋,皆致疲弊。今招致西突厥,但见劳费,未见其益。况河西州县萧条,突厥微弱以来,始得耕获;今又供亿此役,民将不堪,不若且罢招慰为便。伊吾之地,率皆沙碛,其人或自立君长,求称臣内属者,羁縻受之,使居塞外,为中国藩蔽,此乃施虚惠而收实利也。”上从之。

《资治通鉴·唐纪九》

八月戊午,突厥欲谷设来降。欲谷设,突利之弟也。颉利败,欲谷设奔高昌,闻突利为唐所礼,遂来降。

《资治通鉴·唐纪九》

九月,伊吾城主来朝,

《册府元龟·外臣部·入觐》

九月戊辰,伊吾城主入朝。隋末,伊吾内属,置伊吾郡;隋乱,臣于突厥。颉利既灭,举其属七城来降。因以其地置西伊州。

《资治通鉴·唐纪九》

(伊吾)城酋来朝。(突厥)颉利灭,举七城降,列其地为西伊州。

《新唐书·西域传下·伊吾》

贞观中擒降突厥颉利等可汗之后,北虏唯(回纥)菩萨、薛延陀为盛。太宗册北突厥莫贺咄为可汗,遣统回纥、仆固、同罗、思结、阿跌等部。

《旧唐书·回纥传》

按:突厥颉利可汗于贞观四年被擒降,故将此节附于贞观四年。

十二月,高昌王麹文泰来朝。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觐》

十二月甲寅,高昌王麹文泰入朝。西域诸国咸欲因文泰遣使入贡,上遣文泰之臣厌怛纥干往迎之。魏征谏曰:“昔光武不听西域送侍子,置都护,以为不以蛮夷劳中国。今天下初定,前者文泰之来,劳费已甚,今借使十国入贡,其徒旅不减千人。边民荒耗,将不胜其弊。若听其商贾往来,与边民交市,则可矣,倘以宾客遇之,非中国之利也。”时厌恒纥干已行,上遽令止之。

《资治通鉴·唐纪九》

十二甲寅,高昌王麹文泰来朝。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冬,(高昌王麹)文泰来朝,及将归蕃,赐遗甚厚。其妻宇文氏请预宗亲,诏赐李氏,封常乐公主,下诏慰谕之。

《旧唐书·西戎传·高昌国》

西突厥肆叶护可汗既先可汗之子,为众所附,莫贺咄可汗所部酋长多归之。肆叶护引兵击莫贺咄,莫贺咄兵败,逃于金山,为泥熟所杀,诸部共推肆叶护为大可汗。

《资治通鉴·唐纪九》

(龟兹)又遣使献,太宗赐以玺书,抚慰甚厚,由此岁贡不绝,然臣于西突厥。安西都护郭孝恪来伐焉耆,龟兹遣兵援助,自是职贡颇绝。

《旧唐书·西戎传·龟兹国》

是年,龟兹国王苏伐叠遣使献马,自此朝贡不绝。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三》

(西突厥)俟毗可汗请婚,不许,诏曰:“突厥方乱,君臣未定,何遽婚为?各敕其部毋相侵。”由是西域诸国悉叛之,国大虚耗,众悉附肆叶护可汗,……俟毗走保金山,为泥孰所杀,奉肆叶护为大可汗。

《新唐书·突厥传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蔺相如去世为何40万的赵军哭声震天?
蔺相如去世为何40万的赵军哭声震天?
一代贤相蔺相如:没有亭台楼阁,不见石马牌坊。但见一截横陈的残碑、一株茂盛的古树,连天的萋萋芳草覆盖着一座冢墓。这就是你的坟墓吗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