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乐
乐部名,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因“慕古情深”,曾诏集群臣议定“正乐”,“奏正声”,但久无所成,于是令置“七部乐”,在宴飨时演奏。“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此外,其中又杂以疏勒伎、扶南伎、百济伎、突厥伎、新罗伎、倭国伎等。天竺、安国、龟兹、疏勒诸伎乐均为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舞乐。后牛弘奏请,于“七部伎”中存鞞、铎、巾、拂等四种传统舞乐。杨泓又请将此四舞置于宴会,与“杂伎”同设,在“西凉乐”之前先奏之。杨坚于是令“其声音、节奏及舞悉依旧,唯舞人不须捉鞞、拂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