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
《人民日报》北京31日讯 中共中央近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升到宪法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对于我们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将在宪法的保障下,坚定不移地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和田纪云、姜春云、温家宝、曾庆红、王兆国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时,江泽民首先介绍了修改宪法工作的有关情况。他说,中共十五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社会各界的许多人士建议,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和实践的发展,对宪法作必要的修改。中共中央对宪法修改非常重视,经过认真研究、慎重考虑,准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他说,这次修宪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实践的发展,只对需要修改的并已成熟的问题作出修改,可改可不改的问题不作修改。
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王文元、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无党派人士程思远先后发言。民进中央名誉主席赵朴初作了书面发言。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为我国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依据十五大总结的新经验,对现行宪法作相应修改是完全必要的。大家普遍赞成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初步意见和说明》。
党外人士在发言中提出,把十五大精神写进宪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这样,就使十五大精神用根本大法的条文固定下来,成为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也使我国宪法更加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而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更加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大家在发言中还就一些具体修改条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82年制定的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江泽民指出,我们讲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是依据宪法治理国家、建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宪法的保证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也无不闪耀着宪法精神的光辉。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现行宪法,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
江泽民说,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宪法本身也需要向前发展。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对宪法个别同现实脱节的内容进行修改,是必要的。这种修改,将使宪法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更好地发挥宪法的作用。这一点,已经为1988年和1993年的两次修宪所证明。
江泽民指出,1993年修改宪法,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基础,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各民主党派和团体肩负着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有重要的监督作用。他希望大家继续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更好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为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出席座谈会的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还有王光英、阿沛·阿旺晋美、卢嘉锡、孙孚凌、万国权、周铁农、张绪武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参与宪法修改工作的有关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