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
《人民日报》北京28日讯 中共中央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商国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持座谈会。他说,在每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到中南海做客,畅叙友情,共商国是,共迎新春,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亲密关系的一个生动体现。
座谈会上,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无党派人士程思远、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吴阶平、民建中央副主席万国权、台盟中央主席蔡子民、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方荣欣、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纪珂先后发言,畅谈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并就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进一步增强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劳动就业保险制度、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提出了建议。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江泽民发表了讲话。他说,在我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他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在座的各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良好的祝愿,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江泽民指出,过去的一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努力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继续胜利前进的一年。他说,无论在我们取得成绩或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泽民指出,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加强协调,扎实工作,对完成今年的任务十分重要。统一思想,就是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当前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形势,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上来。总揽全局,就是要继续把握好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教育和引导全党同志、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关心、维护和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协调,就是要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好宏观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集中力量抓好关系国家全局的大事,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扎实工作,就是要坚持革命热情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贯彻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工作相结合,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着力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党的各项政策和中央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到实处。
江泽民在讲话中重申,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同志们、朋友们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在经济建设、科技咨询、智力支边扶贫、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大家一定会继续和我们一道,更好地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议大事、抓大事,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出席迎春座谈会的还有: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彭清源,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常务副主席丁石孙,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冯梯云,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陈舜礼,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徐采栋,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克辉,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王光英、名誉副主席孙孚凌、常务副主席张绪武,无党派人士阿沛·阿旺晋美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