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的权利
亦称表演者权。指艺术表演者对自己的表演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属于邻接权范畴。就是说,表演者有许可或者禁止他人未经同意而对其表演实况进行录音、录像、广播或者直接向公众传播的权利。这是一种派生的权利,它首先要有某一作品的作者发出许可证,允许表演者演出其作品,才产生出表演者的权利。未经许可即进行表演,即是侵权行为。如果作者是自创自演,则构成双重权利,既对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又对自己的表演享有表演权。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四)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又规定,表演者对复制发行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对复制发行利用其表演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均享有获得报酬权。保护邻接权的罗马公约认为:表演者指的是进行演出、歌唱、背诵、朗读、演奏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演员、歌唱演员、音乐演奏者、舞蹈演员及其他人员。这说明表演者和作品间要有关系,从而把马戏演员、杂技演员以及运动员等排除在外。从我国著作权法对表演者的保护与国际上对表演者的保护相比,我国的保护水平较高,表演者的人身权得到充分的保护。一般国家著作权法对表演者的人身权规定得较简单,有的国家只规定表演者有禁止歪曲其表演的权利,罗马公约则完全未提到保护表演者人身权的问题。但是,表演者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它要受到“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限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武则天的肚量
- 如果有谁痛骂我们,我们一定会怒火中烧。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讨伐自己的檄文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文采来,她感慨道:“这样有才
-
- 皋陶制典的故事
-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