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直接施加暴力和强制,或者用将来要发生的某种危害向对方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迫使对方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而进行的民事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第六十九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属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有3个特点:(1)胁迫人用来胁迫的事实可能是正在进行的,也可能是将来要发生的。(2)胁迫事实所带来的威胁可以是对公民及其亲属,也可以对法人及其他组织;危害可以是对公民、法人的财产利益,也可以是对公民、法人的人身利益。(3)被胁迫人所进行的民事行为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按胁迫者的意志进行的,即胁迫的事实与被胁迫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伯温的奇门遁甲术有多神?
刘伯温的奇门遁甲术有多神?
相信大家看过古装剧的,多多少少都知道奇门遁甲,五门八卦这些东西。在古代,由于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认知有限,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得到很好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铏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