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理财入门指导

银行卡使用完全攻略(1)

书籍:理财入门指导 作者:网络书箱 朝代: 专题:理财书籍

白领必备三张卡

你是白领吗?如果你是有品位的白领,绝对不会在付款时掏出一大把零乱不堪的钞票;如果你是精明的白领,也不会被钱包中的一大把银行卡弄得焦头烂额,哪张是代发工资的,哪张是代扣按揭的———没有银行卡不方便,卡多了又不利于家财管理,并额外负担银行卡年费。因此,银行理财专家提示,白领必备以下三张卡,便可以满足在国内外取款、转账、信用消费等理财需求。

贷记卡

贷记卡是银行近年推出的一项新品种,其最大特点是不用存钱便能先消费。银行根据办卡人的综合情况核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以透支消费,并且从信用消费日至银行规定的到期还款日为免息还款期,持卡人可以享受最短25天,最长56天的免透支利息待遇,到期还款日前偿还全部消费透支款的,无须支付透支利息。这无形中等于向银行借了一笔短期无息贷款,还省去了繁琐的贷款手续,既方便又实惠。

但是,持卡人需注意尽量不用贷记卡取现和转账,因为持卡人取现、转账只能使用信用额度的50%,而且透支不享受免息还款期待遇,所以从用途上划分,贷记卡应作为白领的“消费卡”。

借记卡

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工资由银行代发,办一张与工资存折配套使用的借记卡,将便于白领们方便快捷地对收入进行管理。同时,按银行规定,贷记卡上的存款不计利息,所以在持有贷记卡的基础上再办一张计息的借记卡,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存款的利息收益。

借记卡与结算账户共享一个账户的资金,为了便于对存款进行管理,可以用此卡申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发了薪水以后,可以通过以上服务方式,对收入进行消费、转账和转存定期等自助操作。出门在外时,还可以用借记卡在自动柜员机或银行网点支取存折账户上的存款,随用随取,非常方便———借记卡可以作为白领“电子钱包”的“取款卡”。

国际卡

对白领特别是高级白领来说,因公、因私出国的机会相对较多,但外币现钞携带不方便,也不安全,常常让人头疼。银行推出的国际卡就能使你实现一卡在手,轻松走遍全世界的梦想。

国际银行卡是国内商业银行与万事达、维萨等国际银行卡组织联合发行的一种可以跨国界使用的银行卡,一般有贷记卡和借记卡两个品种。国际借记卡无须任何担保、不必交纳质押金,只需到银行存入外币即可取得借记卡;国际贷记卡需要办理相应的担保或抵押手续,可以在一定额度内透支。持这两种国际卡可以在国外的特约商户进行消费,或在特约的自动柜员机上提取美元现钞。

另外,如果有子女在国外求学,你办理国际卡时还可以同时为孩子办一张副卡,许多国外学校可以使用国际卡交纳学费、食宿费等,当学生需要交纳各种费用时,家长可以持主卡在国内银行存入外币,几天后,子女就可以持副卡支配存入的款项了。因此国际卡又可以作为白领的“外币卡”和“汇款卡”。

超长免息,银行的钱让你白用

——办张真正的贷记卡

目前广大居民手中持有的银行卡一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能透支、只能用于存取款、转账、消费的借记卡;另一种是具备异地存取现、购物、小额透支等功能的信用卡,此卡虽被称为信用卡,但需先按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随时透支随时计息,并且不能享受免息还款期等待遇,实际上是一种准贷记卡。那么,有没有一种不用存钱便能先消费,而且在银行规定期限内还款还可享受免息的信用卡呢?最近,各金融机构相继发行的贷记卡便能使你先刷后还、超长免息的梦想成为现实。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中山王刘胜怎么淫乱的 中山靖王刘胜贪恋美色
中山王刘胜怎么淫乱的 中山靖王刘胜贪恋美色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