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线
抱线,也叫吞没形态,是由两根K线构成,一条实体较小的阴线或阳线后加一条实体较大的阳线或阴线,而且第二根K线实体吞没了第一根的实体,看上去犹如将其“抱入怀中”。看涨抱线发生在下降趋势的末期,第二根阳线的实体吃掉第一根阴线的实体;看跌抱线则发生在上升趋势的末期,第二根阴线的实体吃掉第一根阳线的实体。
在底部和上升途中的抱线表示买入信号;
在顶部和下降途中的抱线表示卖出信号。
对于抱线形态的基本判断标准是:
(1)在抱线形态之前,市场必须处于在清晰可辨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中,哪怕这个趋势只是短期的,但不能是横盘整理。
(2)抱线形态必须由两根K线组成,其中第二根K线的实体必须覆盖第一根K线的实体(但不一定吞没前者的上下影线)。
(3)抱线形态的第二个根K线必须与第一根K线类型(阴线或阳线)相反。
抱线,有的书中称之为穿头破脚、吞并线或者包线,是见底信号中最常见的,很多个股的底部反转都是从这种形态开始的,所以研究好抱线,有助于底部信号的把握,提高胜算率。抱线的形态和上次我们讲过的孕线的形态正好是相反的。它也是有两根K线组成,左边的K线是阴线,右边的K线是阳线,但是右边的K线完全包住了左边的K线(包括影线),是一种低开高走的形态,一般伴随着成交量。
抱线一般是这样形成的,大盘经过长时间的下跌之后,突然有一天,股价跳空低开,空方的力量非常凶猛,但是股价在低开后并没有继续下探而是出现了快速的上涨,并一举吞没了前面的K线,形态上好像这根阳线完全包住了前面的K线一样。形同一个人抱着一个孩子,是一种典型的见底信号。它经常出现在下跌末端,但有时也出现在整理形态快结束的时候。出现在下跌末端往往预示着空方力量的衰竭,如果出现在整理形态的末端,往往意味着最后一次洗盘。
根据对抱线的研究,笔者认为,标准的抱线形态虽然不常见,但是带有一定上下影线的非标准抱线很常见。标准抱线的见底信号非常明确,非标准抱线信号也很明确但是还要区别看待,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第一、右边的阳线一定要放量。这个放量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绝对放量,另一个就是相对放量,绝对放量和相对放量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绝对放量是指换手率不能低于2%,低于这个换手率的即使形态上符合抱线也要给予打折处理。相对放量是指这根阳线的成交量一定要大于最近5日平均成交量的2倍以上,一定是那种突然放量的感觉。
第二、右边的阳线必须是低开的,开盘价一定低于前一天的最低价,低开的幅度越大越好。
第三、右边放量阳线很有可能会包住左边的多根K线,这种情况也属于抱线,包住的K线越多越可信。
第四、最好是光头光脚的大阳线,当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上下影线,但是K线的实体部分必须要包住前面K线,也就是说,前面的K线的所有价格区间都要在右边阳线的实体之内。
第五,如果周线上或者月线上出现这样的形态,成交量如果很配合,可以确认底部真正到来,往后的任何振荡或者回调都要敢于买进。
以上五点是从纯K线角度来分析抱线的底部信号,但是笔者以前也讲过,任何形态的判断都不能离开市场行为和市场环境。在分析这些K线组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只股票本身的质地和市场热点情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胜算率。
最后,想说明的是,虽然最标准的抱线不经常出现,但是非标准抱线会出现的概率很大,有时往往会有骗线,为了提高准确率,抱线的形态越标准越好。如果非标准抱线出现后,次日股价继续上涨或者三天之内股价没有回到右边阳线实体的一半以下位置,基本就可以确认。读者可以细细揣摩。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