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讲义
书名。曾运乾著。早年成书,中华书局1996年11月出版。曾先生深通四部之书,尤精音韵之学,以为陆法言《切韵》序云:“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鱼(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不韵(今本不作一,依敦煌本);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满切),俱论是切”;“上四字移夷居俱明韵(即切语下字,音学也)之易于淆惑者。下四字苏相于胡明切(即切语上一字,声音也)之易于淆惑者”。因而作《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并作《喻母分隶牙舌声》,谓“喻三古读匣”、“喻古读定”,于是天下学者以《切韵》五十一纽为定论,而喻母分隶牙舌声,论证深邃,虽钱大昕考证古声无以过也。古韵分部之说,创自顾宁人,江慎修继顧氏之后,析真淳臻文殷魂痕先为一部,元寒桓删山仙为一部,段氏承之,更析痕谆欣山文、先真臻为两部,戴氏与段书,谓江氏分真以下十四部为二,今又分真以下为三,嫌其阳声三分而阴声二分,曾氏乃分脂微齐皆灰为二,于是作《齐韵分为两部考》,又参以清代诸家之成说,订古韵为“三十部”。戴氏作《转语二十章序》,章太炎先生作《新方言序》,以为“书轶不传”。曾氏则以为“声类表即其转语二十章也”。等韵之学,宋元以来,轇轕千年,益不解韵学之条理,曾氏讲义有一编曰“宋元明清等韵学”,实驳等韵之学。讲义又有《广韵补谱》,原稿未录,今已代为补写,前后合读,则等韵门法“本俗僧不瞭文义坐禅无事之所为,毫无关于声音之大例,良不诬也”。曾先生于声韵之学,实集前人之大成,又有创见,于《音韵学讲义》一书中可见端倪。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