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书院
在湖南汝城。宋嘉定十五年(1123)知县周思诚以是县为理学大师周敦颐“过化”之地,故建书院于桂枝岭,以奉祀并名“濂溪”。置学田40余亩,收租谷180余石,招“三十余生,课试于中”。宋元之际废。明正德间,邑人御史范辂、巡按毛伯温捐资请知县陈德本重建。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余兆先增建讲堂、学舍,并由罗洪先作《记》,以倡其学。清顺治八年(1651)毁。康熙六年(1667)知县黄应庚重建,“以僧守之,遂供佛像”。十年,知县盛民(一作名)誉筑庵于旁,“迁去佛像”,扩建讲堂、斋舍,可容生徒百余人。吴三桂乱时,院田为僧众侵占,五十八年知县董正祥追回。教学“贵博学、审问、慎思、明理”,而“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光绪末年,知县董桢祥改为“濂溪高小”。民国时,改称濂溪学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雍正治贪
- 雍正是怎么治贪的?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前去一探究竟。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