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湖南教育是湖湘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悠久而发达的教育,就不可能培育出众多湖湘优秀人才;没有众多湖湘精英知识分子创造、继承、弘扬湖湘文化,湖湘文化也不可能有辉煌的历史和多彩的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成为湖湘文化发展的基石,它也是湖湘文化精神的根源所在。

湖南教育中最早有关学校的记载,始见于《后汉书》,而湖南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时期,则始于两宋。两宋时期,湖南文教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景象,尤其是书院教育令人瞩目,书院的兴盛成为湖南教育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宋初全国四大书院,湖南拥有两所,即长沙岳麓书院和衡阳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石鼓书院创建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及至南宋,书院进一步发展。因湖南是理学鼻祖周敦颐之故乡,故宋代书院以讲习理学为主,当时著名省外理学家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吕祖谦、魏了翁等都先后来湘讲学;胡安国、胡宏父子后来定居湖南,创立了湖湘学派。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曾称:宋代学术,以湖湘学为最盛。朱熹、张栻会讲于岳麓书院,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声,岳麓书院之名亦因此大振。四方学者,闻风而至者多达千余人。时人称道:“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理宗手书“岳麓书院”匾额,湖南书院亦随之更盛。元代虽遭兵燹,但湖南书院数量依然位居前茅,私人办学和从师治学之风亦较昌盛。明代官学鼎盛,湖南各州县纷纷设立学校,成为湖南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考中进士者、著书立说者亦很多。

清代以来,湖南教育发展迅速,形成有史以来的高峰。清末湖南73个府州厅县,除新建的古丈,湖南显宦富户,无不设家塾以教了弟,省内许多州县市井村落,亦都设馆授徒,私塾之盛,在全国亦位居前列。清代湖南书院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所设书院多达380多所,其中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以及衡阳的船山书院等,乃为省内最高学府,三湘弟子都以求学于此为荣。进入近代,由于湖南教育事业兴盛,故人才辈出。这些人才大都经过书院的教育,如著名思想家魏源,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都先后就学于岳麓书院。这一批人才群体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民国时期的湖南,战争连年,政局动荡。在动乱不堪的年代,湖南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仍然得到长足发展,在全国名声鹊起。之所以教育事业仍能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这首先应归功于一群呕心沥血、热心办学的湖湘教育家。从清末至民国,湖湘大地涌现出了许多毁家兴学、献身教育的教育家。他们为发展湖南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如徐特立、朱剑凡、胡元倓、曹典球、陈润霖、何炳麟、王季范等都堪称湖南现代教育的开路先驱。除有一群办学中坚以外,还有一批德高望重、终身教书育人的名师,如杨昌济、李肖聃、杨树达等人。在办学形式上也颇具特色,如开办了工人夜校,创立了自修大学,蔡元培称之为“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所长”,“可以为各省的模范”。还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热潮,并积极推行平民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也较好。中学如明德、周南、长郡全国知名度颇高,小学如楚怡、修业在全国都有相当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湖南教育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创办。“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清除“文革”给教育事业带来的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调整、整顿。对中小学教育调整布局、提高质量,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等进行了调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专业、层次、布局等方面也进行了不断调整。使湖南教育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今天,湖南的教育在前人创立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不断完善,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入,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悬挂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大门两侧的著名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向世人骄傲地展示着湖南千余年来的教育成果,湖南教育成为湖湘文化的精魂。湖南教育也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题3分,共12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迁白起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