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战结合
毛泽东关于中国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以人民战争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其基本内容是,平时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为战时作准备。只要平时准备好了,战时就不会措手不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就在关于建设大小三线,关于军事战略,关于军队的装备、教育训练等问题上,阐述和强调这一思想。他的“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思想,就是要求把平时的工作与战争准备结合起来。平战结合作为中国国防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民兵工作三落实
下一篇: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