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1996年7月至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对位于长沙市走马楼西南侧的湖南平和堂商贸大厦建设区域内的井(窖)群进行发掘,出土了铜、铁、陶瓷、竹木等各类文物数千件(套)。在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发掘出土一批三国孙吴纪年简牍。简牍所纪年号目前发现最早的为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最晚的为东吴孙权嘉禾六年(237),但未见东汉延康的年号,也未见曹魏黄初的年号。数量在14万余枚以上,超过了以往发现简牍的总和,堪称世纪性的考古发现。从现已释读部分来看,这些简牍应为三国吴长沙郡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文书,内容包括司法、户籍、赋税、官府上下行文书及名刺、信札等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深入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典章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公布“走马楼吴简”为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宣称是中国历史上继殷墟甲骨、敦煌经卷、居延汉简、清宫档案之后的第五次文史资料大发现,被人们誉为“世纪性成果”。“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的发现”被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简牍现存于长沙简牍博物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