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醴陵县志
醴陵十二修县志。10卷。民国陈鲲等修,刘谦编纂。陈鲲字季搏,平江人,湖南大学毕业,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1943-1948)两任醴陵县长。刘谦字约真,醴陵人,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湖南船山学社董事,工文史,曾参加编纂《(民国)湖南省志稿》。是志分16门70目,体例严谨,理析条贯,类目新颖,纪叙详瞻。志中宗教、艺文、建置、大事、氏族、礼俗、教育、食货、赋役、交通、政治、人物诸项皆列专篇。大事纪自汉高祖四年(前203)迄民国三十六年,记载元徐寿辉、陈友谅,明末李自成、高必正,清洪秀全、肖朝贵等农民军在醴陵的活动,以及吴三桂由醴陵入江西,浏、萍、醴革命军起义,北伐军经过县境情况。氏族志纪东晋以来醴陵丁、卜、刀、王、文、方、何等137姓的迁徙发展渊源和各姓祠堂572所。食货志之工商、瓷业目、纪民国年间土瓷厂20处85厂。方言志不用反切,采用赵元任增减国际音标。其它类目新意亦多。全志88万余字,为湖南省民国新方志中篇幅最大、内容最新、史料最详的志书,堪称佳志。始修于民国25年,值抗战军兴停修;民国三十年醴陵县文献委员会成立,次年县长刘康年主修,刘谦主持编务,三十二年县长陈鲲继任主修,三十六年12月完稿,翌年付印。现存民国三十七年长沙柑子园湘行印刷厂初印铅印本,又有1984年醴陵县铅印本行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