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长沙县志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长沙八修县志。36卷,首1卷。清刘采邦修,张延珂等纂。刘采邦,江西泰和人,举人,同治六年(1867)长沙知县。张延珂,长沙人,增贡生。是志上承康熙乾隆嘉庆诸志,增辑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史事,70余万字。分30门180目,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津梁、水利、公署、赋役、保息、积贮、学校、典礼、秩祀、兵防、风土、职官、名宦、政绩、选举、人物、忠义、耆寿、列女、流寓、古迹、寺观、仙释、祥异、艺文、拾遗。其体例大致仍遵旧志,然举要删繁则较前志为妥善;又取材缜密,史风严谨,为长沙县志之佳篇。由前任知县徐淦、李惟丙倡修,刘采邦主修,署知县陶燮成、潘济、王述恩接修;自同治六年始修,阅时五载刊竟问世。现存同治十年(1871)原刻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史上的姬昌(周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姬昌(周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