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以觉悟众生本有佛性为目的,故又名佛心宗。开创者为印度来华僧人菩提达摩(?-528),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为早期五祖。弘忍的主要弟子有10人,其中著名的是神秀(?-706)和慧能(638-713),分别为北宗和南宗的创始人,时称“南能北秀”。北宗力主渐修,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谨守《楞伽经》及传统师教,缺少新的创造,得到武则天的崇重与支持,经中宗后,渐趋衰落,此称“渐悟派”。慧能行教于南方,其基本思想为神会(688-762)所继承,中唐以后,取得禅宗正统地位,逐渐扩展到全国。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书,不礼佛,不立语言文字,强调“心无念为宗”,认为“即心即佛”,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顿悟成佛,此称“顿悟派”。以《金刚经》、《六祖坛经》为该宗的重要典籍。慧能门下有青原行思(?-740)南岳怀让(677-744)、菏泽神会(686-760)形成禅宗南宗三大系统。晚唐五代时,所有禅宗派别,汇集为青原系和南岳系。(一)南岳系:慧能弟子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海传沩山灵祐(771-853),祐传仰山慧寂(814-890)创沩仰宗。怀海又传另一门下黄檗希运,运传临济义玄,创临济宗,以义玄居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临济宗创立后,义玄传兴化存奖,奖传南院慧颙,颙传风穴延沼,沼传首山省念,念传汾阳善昭,昭传石霜楚圆。楚圆以下,又分成两派,其门下杨歧方会创杨歧派,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市北)而得名。方会传白云守端,端传五祖法演,演传佛果克勤,勤传大慧宗杲,称大慧派,同时克勤又传虎丘绍隆,称虎丘派。楚圆另一门下黄龙慧南创黄龙派,因其住黄龙山(江西省修水县)而得名。(二)青原系:慧能另一门下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迁传药山惟俨,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创曹洞宗。石头希迁又传天皇道悟,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义存传门下云门文偃,创云门宗,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光孝禅院而得名。义存又传另一门下玄沙师备,备传地藏桂琛,琛传清凉文益,创法眼宗,因南唐中主李璟赐谥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以上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以及杨岐、黄龙两派(宗)合称“五家七宗”。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的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禅宗“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偈颂行世,后有克勤作《碧岩录》影响很大。克勤弟子大慧宗杲,销毁此书刻版,想杜绝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禅病,但不久又有刻版重出。后来他提倡“看话头禅”。宗杲反对正觉所倡导的“默照禅”,并称之为“邪禅”,认为不求妙语,只以默照。这两家学说,自宋以后,至今不绝。湖南在唐至北宋时期是中国禅宗的中心地带,禅僧辈出,道场遍布,今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长沙市、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县、醴陵市、攸县、常德市、澧县、津市市、临澧县、石门县、湘潭县、益阳县、桃江县、汨罗县等地,皆有著名禅宗寺院,可谓盛极一时。以后禅宗中心地带转移至江浙,才逐渐衰落。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