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
位于湖南省北部,居澧水下游,洞庭湖的西北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相邻。隋开皇(581-600)初置松州,兼置澧阳县为州治,寻改松州为澧州。大业(605-617)初改澧州为澧阳郡,州、郡、县同治于澧水南太和村(今澧南乡邢市村)。唐武德四年(621)又将澧阳郡改名澧州。天宝元年(742)复名澧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置澧州,仍治澧阳县。大历十四年(779)移州,县治于今县城。五代置澧州。宋朝称澧州澧阳郡。南宋建炎四年(1130)迁治于仙眠州南岸陶家市山寨。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澧阳路。大德十年(1306),一说至正十六年(1356)路、县治迁于新城(今津市市新洲镇)。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置澧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迁府治于今县城。洪武九年(1376)降为澧州,并省澧阳县入澧州。清雍正七年(1729)升直隶州。1913年废澧州,改置澧县,仍治今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2月将湖北省公安县的同德小垸划归澧县,同时将澧县的罗田乡、刘功乡、太平垸划归公安县。1953年9月又将松滋县坌处乡的媛水街及打鼓台、唐坪乡、爱市乡第四组划归澧县。1952年9月县人民政府由城关镇迁驻津市镇,1954年又迁回城关镇。1955年2月再将公安县第六区的严家嘴乡划归澧县。1979年12月划澧县的津市镇,新洲公社的关山大队、团湖大队,灵泉公社的大旗大队等第三次重置津市市。现属常德市。县人民政府驻澧阳镇。面积2075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回、土家、苗等民族。澧县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北部多山地和丘陵,东南部是著名的澧阳平原,平原和湖泊约占全县面积的一半。太青山海拔1020米,为境内最高点。澧水及其支流涔水、澹水、道水、松滋西河流贯全县。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1372.4毫米间。矿藏有煤、铁、芒硝、石膏、岩盐、水泥灰岩、膨润土等。澧阳平原系全国商品粮、棉、油重要生产基地。澧县为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油料产量百强县。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蚕桑、食用油、鱼、蛋等。工业有啤酒、化工、采掘、建材、包装彩印、制药、医疗器材、油脂化工、纺织、肉类食品加工、电讯器材等。交通有焦柳铁路穿过县境西部。207国道和302、304省道贯穿,公路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以澧水及其支流为主要航道,常年通航。澧县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有彭头山遗址、城头山古城址、八十垱遗址、十里岗遗址、鸡叫城遗址、丁家岗遗址、澧州故城、松州故城、华阳王府遗址、钦山寺、澧县文庙、八方楼、多安桥、蜚云塔、花瓦寺塔、花瓦桥、余家牌坊、滟洲、天供山森林公园等。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的预言有哪些?
- 说起中国第一部预言奇书,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部唐朝李世民年间,李淳风、袁天罡师徒所著的《推背图》,据说李淳风预言不止,袁天罡推其背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田忌赛马”的智慧是恶智慧吗?
- 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应该看到孙膑的跳出惯性思维,也应该知道这是在钻规则的空子。但在现实社会,要想更好地竞争与合作,田忌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