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祥军
【生卒】:1914—1946大悟人。1914年1月13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时读过私塾,后因家境贫寒,靠“挑脚夫”谋生。1930年春,他搁下扁担,邀集同伴谢家金、谢祥胜等3人参加赤卫军。1931年被编入陂孝北县独立团,任第三营第八连班长。1932年夏编入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历任三十六团通讯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同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经陕西、翻巴山、进四川,历经了扩大川陕根据地的多次战斗。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翻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1935年6月,红一、四两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部队进行了整编,谢祥军调三十二军一个小师任师长。一次战斗中,他腿负重伤。由于缺乏医药,伤口感染溃烂,生命受到威胁。军长罗炳辉下令要医生锯掉那支伤腿。谢祥军知道后找罗炳辉说:“我是一个战士,没有腿就不能上战场。我宁可不要生命,也不能不上战场。锯腿,我不干。”医生看到这样坚强的战士,深受感动,终于使他那支腿保留下来。谢祥军又驰骋在疆场上,英勇杀敌,直到长征胜利。1937年秋,被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六队学习。1938年3月抗大毕业后,遵照党中央指示,奔赴抗日斗争的最前线。1939年秋,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担任副大队长。每临战斗,都是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果断利索。指挥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多次表扬他作战勇敢。1940年,调任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兼茶硷镇警备司令。11月,陈毅率部北渡,苏南、江北两个指挥部合并,组建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陈毅兼任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1941年7月调任新四军七师独立团副团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1944年秋任新四军三师抗大五分校校长。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七年来谢祥军有一半时间是率军作战,一半时间是办军校训练干部。抗战胜利后,被分配到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任司令员。1946年6月,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第十纵队刚编成不久,就碰上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大举进攻。谢祥军率领第十纵队主力,在第二军分区武装配合下,成功地粉碎了敌人在江苏中部地区的进攻。7月13日至8月26日苏中之敌被歼达6个整旅、5个交警大队,共5万余人,占其进攻苏中解放区全部敌军兵力的百分之四十一。苏中之战,为我华中野战军继续歼敌、围攻海安打开了新的局面。1946年10月19日,华中野战军主力在淤黄河两岸地区组织了涟水保卫战。10月下旬的一天,涟水保卫战的第一阻击任务胜利结束,谢祥军怀着喜悦心情前往阵地看望参战将士。他来到前沿阵地指挥所,站在指挥所外面,拿起望远镜察看黄河对岸的敌情。此时,第十纵队作战处副处长钟玉祥,看到司令员站在门前,赶忙跑出来,大声喊道:“司令员,这里不能站,很……”“危险”两字还未喊出来,敌人的一颗冷弹射来。谢祥军倒在指挥所门口,壮烈牺牲。他的遗体,当时由地下党安埋在涟水附近的板桥,后迁往芦涌。全国解放后,南京军区要将他的棺廓迁往南京烈士陵园,但是当地群众为了永远纪念他,不同意搬迁。谢祥军烈士的英名,将永远留在芦涌人民的心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