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光
【生卒】:1908—1947新洲人。家贫,随父母到武汉谋生。父亲在研口工人子弟学校任教,贫病交加,早逝。母亲返娘家务农。张谦光决心求学,不随母去,单身踯躅街头,靠卖劳力餬口。不久,考入一所半工半读中学。毕业后,考入私立中华大学教育系,依然靠半工半读维持生计和学业。1929年春,大学毕业后,在襄樊一家商店当过伙计,在武昌建筑工地搬过砖瓦,在汉口打包厂扛过棉包,还打扫过汉口江岸码头的石阶。同年夏,考入国民党湖北省教育厅办的暑期教职员训练班。秋季毕业后,分配到宜昌工作,任湖北省立民众教育馆讲演员兼湖北省立第二小学教员。1934年调大冶县政府任督学。1936年调应城县政府任督学。卢沟桥事变后,出于对日寇侵华的痛恨,给刚出世的小女儿取名“挽卢”(挽救卢沟桥),以示自己救亡图存的决心。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我党代表董必武与国民党湖北省建设厅商定,在应城汤池开办合作事业训练班,培养抗日救国骨干。中共湖北省委派宣传部长陶铸主持训练班的领导工作。国民党当局派张到训练班“旁听”,监视该班活动。张到达后,看到这里的共产党人都是抛家不顾、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深受感动,他主动找陶铸,讲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特殊使命,表明自己坚决跟共产党走的决心。陶铸高度赞扬他的转变,热情欢迎他参加革命,并要求他多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发动工作。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国民党县政府逃进深山。张和他们分道扬镳,公开投向共产党,调到京山县政府任政治指导员。年底,经沈德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调任应城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秋,调任应城县政府民政科长,后任县政府秘书并代理县长。1940年春,中共应城县委成立,当选为县委委员,并任政权部部长。1941年3月,中共应城县委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县委书记,后又兼任县长职务。在以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在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武装斗争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1944年8月,调襄北任专员。1945年3月,调任鄂中专员,后又担任襄北地委书记,领导了襄北地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斗争。1946年夏,中原解放区主力部队突围,解放战争爆发。张谦光主动请求留下坚持与敌斗争。9月,率中原留守人员转移到鄂西北武当山地区。在武当山区党委领导下,成立鄂西北军分区,被任命为兴山地委书记兼第二军分区政委。年底,鄂西北形势恶化,张率江汉军分区第三团转移到房县、兴山一带与敌周旋,打击敌人。1947年1月下旬,在兴山大、小螺山地区与敌六十六军两个团和敌七十五军一个团遭遇,激战3昼夜,最后只剩5人。2月26日,张等5人转移到兴山平水河后沟时,遭敌包围。张谦光身中数弹被俘。敌军将他押至平水河边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