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洲
【生卒】:1946—1968应城人。1964年3月应征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〇三部队特务连工兵排,任副班长。在党组织的教育下,李全洲严格要求自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1965年5月,在一次导火索点法训练中,新战士汪玉书不慎提前拉响了拉火管,眼看即将爆炸,李迅即从汪玉书手中夺过炸药包,猛扔出去,保护了在场12名同志的生命安全。同年底,新战士失手把点着了的炸药包掉在地上,李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飞起一脚,将炸药包踢到崖下,避免了一场伤亡事故。1966年5月,工兵排担任修建石桥爆破采料任务,时有“哑炮”出现。李全洲看到排除哑炮危险性大,就主动承担。在一个月时间里,共排除哑炮20多个。同年10月,李到许家沟做民兵宣传工作。一天,工地发生积土塌方,有两个民兵埋在土中。李听到呼救声,立即赶来,纵身跳进三丈多深的崖下,同其他民工一齐用手扒土,救出了遇险民工。过了几天,民工许记存推车在山路上运土,下坡时不料车子歪了,连人带车向路边6丈多深的大沟滑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全洲猛冲上去,拦住了许记存,使他安然脱险。李全洲在生活上克勤克俭,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李的父亲病危,连续来信来电报。李正准备把节省的30元钱寄回家时,发现同班战士孙双顺也收到母亲生病的电报,他便以孙双顺的名义将钱寄给孙母,并写信安慰小孙的母亲。在野营训练中,李还经常帮助部队所住村庄的烈军属、五保户做家务;离开时还为他们买面粉、饼干、盐、糖等物资。部队在山西长治市“支左”,1968年3月22日,部队销毁从群众组织中收缴的爆炸物,李全洲自告奋勇地说:“这危险,让我来!”主动承担了爆破任务。因导火索不合规格,发生意外爆炸,李全洲不幸牺牲。李全洲牺牲后,所在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1969年7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李全洲“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军向他学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